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7-12-04 21:01
本文关键词: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历史与现状
【摘要】:本文回顾了惠特曼研究在中国长达90余年的发展历史,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及其特征。20世纪初叶,伴随着惠特曼及其诗歌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与接受,田汉1919年率先将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影响的美国诗人译介到中国。惠特曼研究由此在中国问世,并形成了以诗人为译介与研究主体、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艺术创作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特征。20世纪的惠特曼研究形成了全球化互动的趋势,这一特征在21世纪初叶仍旧得以强劲的发展,但中国的惠特曼研究却始终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特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2
【正文快照】: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是19世纪美国诗人、散文家,以自由诗的鼻祖而闻名,因创作抒情史诗《草叶集》被誉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民族文学崛起之时,惠特曼自诩为美国的民族诗人,但他在世时,无论是文学界还是一般读者,对他的诗歌的评价都可谓,
本文编号:1252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5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