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朝鲜朝诗人徐居正的“虎溪三笑”题画诗

发布时间:2018-01-04 22:07

  本文关键词:论朝鲜朝诗人徐居正的“虎溪三笑”题画诗 出处:《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徐居正 “虎溪三笑”题画诗 隐逸之思 亲佛倾向


【摘要】:"虎溪三笑"典故在新罗末期就已传入韩国,而"虎溪三笑图"及其题画诗在高丽朝末期开始登陆韩国。高丽朝末期,诗人李穑只是在他的的诗歌中提到了"三笑图",无法确定他是否亲眼目睹了此图,但是元天锡接触到了临摹本。真正在本国画作真迹的基础上创作相关题画诗的诗人是朝鲜朝初期的徐居正,从此,迎来了韩国"虎溪三笑题画诗"创作的高峰。在徐居正的诗歌中,充满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水的赞美与热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人物掌故的崇慕,也折射出隐藏于其内心深处的隐逸之情与亲佛意向及其与现实的矛盾。同时,我们也由此窥见到了徐居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
[Abstract]:"Upon its allusions in Xinluo at the end of it had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to South Korea," upon its map "and the poems in Korea Dynasty began landing in South Korea. Korea towards the end of the poet Li Se in his poetry is only mentioned in the" laugh ", una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he witnessed this figure, but the days of tin contact element to face the real basis for authentic copie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reation related poems the poet is the early Joseon Xu Juzheng, then ushered in South Korea upon its creation tihuashi" peak. In Xu Juzheng's poetry, full of praise for the love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landscape, for Chinese history, culture the characters and stories of admirat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deep hidden in the hermit affection and pro Buddhist inten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Xu Juzheng's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I312.072
【正文快照】: “虎溪三笑”之典故也由此而来。后更是大盛,昱师房、李龙眠等文人也先后绘有“虎溪三笑图”,同时,也陆续有一些著名文人为其题写题画诗,如李觏、苏轼等。其后的南宋、元、明等历代不断有人为之绘画作诗,其内涵也不断被开掘。在历代的题画诗中,苏轼为石恪的《三笑图》所作的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彝秋;;徐居正与《东文选》[J];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06期

2 朴贞宣;;浅谈《东人诗话》中的“气象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彝秋;;朝鲜《东文选》诗体分类与编排溯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艮;;南宋诗人尤袤诗文思想内容探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勇刚;;才人之词——简论钱芳标的《湘瑟词》[J];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04期

6 安明宏;;论许衡诗中的治世之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李炳汉;韩国古典诗论的民族文学论性格[J];当代韩国;1994年03期

8 韩卫星;浅议朝鲜时期小说虚构论[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9 陈彝秋;;论中国赋学的东传——以《东文选》辞赋的分类与编排为中心[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梁英华;;《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述论[J];中国地方志;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杨红林;韩国对宫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宋荟_g 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朝鲜文人笔下的昭君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末淑;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马佳;朝鲜朝稗说作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朴承姬;15世纪朝鲜朝文人楚辞接受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文智律;《楚辞》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沫;明代中期诗话与朝鲜朝前期诗话关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0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80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