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画像》中的矛盾与统一
本文关键词: 矛盾 统一 婚姻 选择 出处:《外国语文》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贵妇画像》的结尾历来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已从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悲剧精神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各抒己见,各有启发,但却忽视了文本本身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拟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剖析伊莎贝尔回归的内在原因,指出伊莎贝尔始终是矛盾的统一体,她最后选择回归那桩不幸的婚姻,是她矛盾的个性演变的必然结果,换言之,是小说作者把女主公思想和言行方面的矛盾统一起来之后给出的合理定位。
[Abstract]:The ending of the Portrait of the Lad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has been interpreted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psychological analysis, feminism, tragic spirit and so on. Expressing their own views, each inspired, but ignoring the text itself and 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text analysis as the main means of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of Isabel's return to the internal reaso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sabel is always the unity of contradiction, and her last choice to return to the unfortunate marriag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her 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evolution, in other words. The writer of the novel unifi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emale master's thought and her words and deeds.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重点研究项目“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女性化问题和女性话语权”(Z20090636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詹姆斯(James)在他自己的笔记中曾说这部小说的中心是女主人公的意识,其他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展开的。脱离了女主人公意识的故事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叙述。[1]XXXii伊莎贝尔追求自由,但她的自由意识其实是非常沉重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冲淡了她那个光芒四射的理想。一、矛盾的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汝雯;《宠儿》中的矛盾与统一[J];浙江学刊;2004年02期
2 武艳玲;付春红;;论葛利高里形象的悲剧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春风;;寓矛盾与统一,融深刻于平淡——谈弗氏诗歌的意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丽华;;这里的雪夜静悄悄——《雪夜林边驻足》赏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5 郑燕;;解析卡夫卡的自由观——从《美国》、《审判》、《城堡》看卡夫卡的自由观[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赵辉辉;寻求灵与肉的和谐统一——D·H·劳伦斯作品《虹》评析[J];学海;2002年01期
7 张弘;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奥康纳《获救的也许正是你自己》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王祖友;惠特曼宇宙中的死亡[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9 斯坦利·科伦;江天帆;;会说话的狗[J];书摘;2008年04期
10 树建;;你应该毙我[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沃秋艳;;疯狂的反英雄与矛盾中的自我——试分析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两位主要人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青根;;《贵妇人肖像》的一个命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李蓝玉;;日神的光辉与酒神的激情——《简·爱》创作中的两种艺术冲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彭国栋;;《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琳;别样的传记[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云也退邋(本报书评人);无用的女异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大江新作向萨义德致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种植(书评人);出轨,另一种出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张艾茵;亦“真”亦“幻”的《幽灵之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藜芙荷 编译;法国诗歌回归大众[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陈恩黎;阿卡狄亚的风从“野蔷薇村”吹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沈广安;一本让我等了十年的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王珏;人类的永恒悲剧[N];文学报;2003年
10 许清波;天使的搏斗[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2 李江凡;马克斯·弗里施小说中身份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玮;20世纪英国女性家庭地位的主要矛盾[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艳U,
本文编号:146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6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