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马华文学知识谱系及其跨界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08 20:10

  本文选题:马华文学 切入点:知识谱系 出处:《学术研究》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作为马华文学研究的三个重要学术场域,由于立足点不同,造成区隔鲜明又相互冲突的话语体系。以文学研究和文学史书写为主要诉求的知识谱系塑造,反映出马华文学在多元政治与文化环境中的复杂性。解决文学史与观念史的偏离,有必要在"去种族"和"去冷战"前提下形成视域融合,建构一种基于文学现实的文学史叙述,从而使跨界研究获得学理对话与同情理解之可能。
[Abstract]:Malaysia,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re three important academic fields in the study of Malaysian literature. The knowledge genealogy, which is based on literary research and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of Mahua literature in the pluralist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lves the deviation between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fusion of horiz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de-race" and "de-cold war", and construct a narrative of literary history based on literary reality, so as to obtain the possibility of theoretical dialogue and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cross-border studie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1&ZD111)子课题“海外华文文学跨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12AZD8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38.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远清;;论方修的马华文学史研究[J];华文文学;2010年02期

2 刘小新;从方修到林建国:马华文学史的几种读法[J];华文文学;2002年01期

3 潘碧华;;参与的记忆:建国中的马华文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年02期

4 欧阳琦;;马华文学史初论[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黄万华;;两种文学史视野中的马华文学——《马华文学大系·评论》和《赤道回声》的对照阅读[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年02期

6 燕世超;罗洁;;《华文文学》杂志对马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桂茹;;论美国华人小说的“唐人街”书写[J];学术界;2008年06期

8 许文荣;;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论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J];华文文学;2010年01期

9 潘碧华;苏晖;林德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蔡志诚;;南洋想象:地缘美学与主体间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本土性”研究为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瑛;论约翰·高尔斯华绥《友爱》中知识分子的困境[D];湘潭大学;2011年

2 袁婧;以场域和惯习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的结构[D];安徽大学;2012年

3 曾素君;文学性问题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现象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奎;新加坡《叻报》小说初探(1887-1919)[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薇;论布尔迪厄“文学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5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85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