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整合——《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希的多重人格
本文选题:《拥有快乐的秘密》 + 艾丽斯·沃克 ; 参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拥有快乐的秘密》是艾丽斯·沃克小说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一次重大革新。小说围绕女性割礼对奥林卡女子塔希造成的身心摧残展开。整部作品由八个人物讲述的72个错综复杂的叙述片段组成,每一段以叙述者的名字为标题,内容为叙述者的内心独白。其中由主人公塔希完成的42个叙述片段,根据叙述者身份和心理的变化被赋予六个不同的标题,映射塔希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与荣格人格结构理论中所界定的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等原型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演绎了塔希人格从分裂到整合的过程。
[Abstract]:The Secret of having Happiness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Alice Walker's novels from form to content. The novel revolves arou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astation caused by female circumcision to the Olympian woman Tahi. The whole work consists of 72 intricate narrative fragments of eight characters, each with the name of the narrator as the title and the narrator's inner monologue. Among them, 42 narrative fragments, completed by Tahi, are assigned six different title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narrator's identity and psychology, which reflec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ahi's spiritual growth and the personality mask defined in Jung's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 The archetypes of Anima / Anims, Shadow and self form a certai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hich deduces the process of Tahi personality from split to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zyz2012004)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娜;;《金色笔记》叙事空间建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袁小华;;从阿方索看艾丽斯·沃克的“双性同体”意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金玲;;分裂与整合——论劳伦斯小说中的灵与肉主题[J];作家;2010年12期
4 郭爱萍;李荣香;;弥尔顿与“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07年12期
5 吕文斌;浅论艾丽斯·沃克的名著《梅丽迪安》[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2期
6 单萍;张锦玲;;《紫颜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女性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尚玉峰;夏梦远;;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智性表达——略论艾丽斯·沃克的文学创作[J];山东文学;2006年10期
8 付文韬;;《紫色》与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6期
9 吴兰香;论《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暴力”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10 蒲若茜;;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整合之路[J];华文文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竞生;;论海丝特的自我实现及其超越[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小航;;母性的枷锁——读凯特·肖班的《觉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黎;文学的分裂是知识界分裂的必然结果[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盈盈;从分裂到整合[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2 程谦;《金色笔记》的叙事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肖晓菲;健全与疯狂的较量[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雯;托马斯·哈代在《1912-1913组诗》中的自我超越[D];中南大学;2006年
5 许灵芝;走向布莱诗歌的双重世界[D];中南大学;2007年
6 耿宝娟;从分裂到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鲜红;论艾丽斯·沃克散文和诗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孝婷;论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的身份追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玲;现代社会迷徒的自我拯救之旅[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丽;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妇女主义解读[D];海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7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5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