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与美国内战前的慈善运动
本文选题:慈善运动 + 社会改良 ; 参考:《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认为,爱默生对于美国内战前流行的各种慈善运动之所以持保守甚至反对的态度,有多方面的原因。相对富裕、安稳的乡村生活使他对城市失业工人的苦难缺乏直观的感受,推崇独处的文人职业观导致他对频繁劝捐的慈善组织产生厌恶,而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他认为,慈善运动致力于改良的,都是社会的表象,是无益的;真正的改良,应从个人的内心开始。
[Abstract]:Emerson holds tha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Emerson is conservative or even opposed to the various charitable movements that prevailed before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e relatively rich and secure rural life made him lack a direct sense of the suffering of unemployed urban workers, and the promotion of a private literati's professional outlook led him to dislik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that frequently persuaded him to donate,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was that he believed that What the charitable movement seeks to improve is the appearance and futility of society; real improvement should begin with the heart of the individual.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分类号】:I71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福忠;将精神与物质融入诗中——爱默生的两首名诗赏析[J];名作欣赏;2001年03期
2 范圣宇;;爱默生文学批评观初探[J];俄罗斯文艺;2005年04期
3 张世耘;;爱默生的原子个人主义与公共之善[J];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4 隋刚;;灵性·德性·创造性——试论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汪冷;;从道家视角解读爱默生的语言风格[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汪冷;;从道家视角解读爱默生诗歌“斯芬克斯”之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赵淑琴;;爱默生散文的生命意识[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隋刚;;爱默生的重要隐喻:多功能的“透明的眼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李枝盛;;爱默生的和谐观[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10 汪小英;;语言是自然的给予——读爱默生的《论自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银花;王学峰;;教师要尊重学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占峰;爱默生亚洲流量技术中心在南京投入运营[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丹妮 编译;不同的世纪 不同的爱默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春拍;思想宗师爱默生[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李论;怎样思想就怎样生活[N];人民武警;2008年
5 郎楷淳;美国公司感受欧洲市场西“凉”东“暖”嘣[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程巍;“自由而且勇敢”[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凡江;CEO中的长青树[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汉学史研究的范式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自然的家园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幸福就是……[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蕊蕊;爱默生权利思想与美国社会运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奔;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程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高峰;爱默生的自由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蕾;诗的哲化和哲的诗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成林;爱默生的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7年
5 姚乐;自然:心灵之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杨丽;爱默生自然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康尚珍;论爱默生的个人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8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9 傅宇;解读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观[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邵琦;论卡莱尔超自然主义观和英雄主义观对爱默生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5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1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