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批评的崛起——以《南洋文艺》文学批评专栏“有所建树”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02 20:06
【摘要】:正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发展与华文报纸副刊紧密相联。在某种意义上,马华文坛即报坛,华文报纸文艺副刊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华人聚居地凡有华文媒体的地方,当华文新文学萌芽时,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园地与载体,就是当地的华文报刊。直到现在,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最初仍是在华文报刊的副刊或专栏上发稿的。换言之,无论是在海外华文文学滥觞时期,还是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全球各地华文报刊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扶植、培养,均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主要依托之一。"(1)马华新生代(2)批评在90年代的崛起,离不开报纸副刊的推波助澜,黄
[Abstract]:In Malaysia,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inese newspaper supplement. In a sense, the Mahua literary world is the newspaper world, and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of the Chinese newspaper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 Where there are Chinese media, when the new Chinese literature sprout, its main, and even the only garden and carrier, is the local Chi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o this day, many overseas Chinese literary works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upplements or columns of Chi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other words, whether in the original period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or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the support and cultiv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become their survival. One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one of its main supports. "(1)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 Hua (2) the rise of criticism in the 1990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文学与华文传媒的互动研究》(09YJA7510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38.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小新;“黄锦树现象”与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嬗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肖炜蘅;从华人文化节看当代马华文化的本土化进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3 李志;海外华文报刊对滥觞期海外华文文学建设的贡献[J];学术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永川;;传播学视野下的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之传承——以新、马、泰、菲华文报纸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2 李仕生;;菲律宾华文报纸论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10期

3 郑一省;叶英;;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共生态势初探[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4 彭伟步;;从中国妇女受辱案看马来西亚华文报的历史责任[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5 朱崇科;;马华文化/文学本土性的建构策略及其限度析论[J];东南亚研究;2006年04期

6 彭伟步;;新马华文报纸话语权比较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8年03期

7 杨先情;;中国与东盟地区媒体合作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支婧茹;;东南亚华文报纸的出现——以新加坡《叻报》为例[J];今传媒;2012年10期

9 朱崇科;吊诡中国性——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颜敏;;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传媒”问题——以中国内地为考察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易文;越南革新时期新闻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4 廖小健;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颜敏;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D];暨南大学;2008年

7 胡春艳;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8 张岩;《滨江时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建明;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君伟;马来西亚华族饰品的历史演变与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杜瑞;《救国时报》对外报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岑雁如;马来西亚华文报章标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聂婉钻;马来西亚青少年刊物标题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尹红磊;非洲华文报纸整体面貌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张明瑞;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对外报道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谢聪;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苏州大学;2011年

8 钟悠天;欧洲华文报刊的现状与发展道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舒勤;马华当代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嬗变[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白祖偕;海外华文传媒的问题及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6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06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