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基姆——评吉卜林小说《基姆》

发布时间:2018-11-23 13:36
【摘要】:正可以说在基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缩影,同时还能看到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现状和问题。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小说《基姆》是吉卜林最后一部印度题材的小说。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吉卜林十分注重将东西方的文化进行融合和展现,塑造了小说主人公基姆的形象。在小说中,主人公基姆既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集中融合的载体,也是体现时代背景下社会集中变迁的人物。可以说在基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缩影,同时还能看到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所普遍
[Abstract]:It can be said that in Kim, we can see not only the microcosm of different cultures, but als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hich are generally manifested in the Indian society at that time. Joseph Rudyard Kipling is a famous British short story master. In the whole novel, the author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display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shapes the image of Kim,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In the novel, Kim, the protagonist, is not only a carri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but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 social concentration and chan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t can be said that in Kim, we can see not only the microcosm of different cultures, but also the universal nature of Indian society at that time.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亚涛;;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女性主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先智;;《电话独幕剧》写作技巧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晓岩;马克·吐温和他的短篇小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05期

4 刘世剑;;试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5 高尔纯;试论短篇小说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及成因(下)[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05期

6 玛丽·罗尔伯格,王孝源;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续)[J];当代文坛;1984年06期

7 朱金和;美丽的心灵——读芥川龙之介的《桔子》[J];名作欣赏;1984年02期

8 王笑;;读伊·拉克莎小说的联想[J];俄罗斯文艺;1986年04期

9 莫邦富;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04期

10 张连举;周玲;;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从《套中人》和《变色龙》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万钧;;中外短篇小说的故事和性格[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卞峰;;论福斯特和他的短篇小说[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汪丽影;;没开枪的理由——简析大冈升平的《俘虏记》[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4 王腊宝;;“被贬抑的艺术”——二十世纪形式批评视阈中的短篇小说[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5 石洪生;;舒克申短篇小说《法庭》的情节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安玲;;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7 肖静;;道德现实主义的抉择——评特里林的短篇小说《另一个玛格丽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石洪生;;契诃夫与舒克申[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剑明;;海明威短篇小说思想艺术散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10 张凌燕;;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试论塔吉扬娜·托尔斯塔娅的短篇小说《Река Оккервил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自广告的短短篇小说[N];深圳商报;2002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写短篇不是因为喜欢,而是无奈”[N];东方早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胡;法黎作家马卢夫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陈郑双;布宁与他的《爱情书》[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张雅琳;分享生活中的尴尬时刻[N];文学报;2007年

6 楚文;意大利名作家利瓦伊遗作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文学博士 张清芳;塞林格短篇小说:阴沉灰暗与乐观明朗[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张俊翔;俄罗斯推出三部重量级的短篇小说选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上海文史研究馆 姚以恩复旦大学 夏仲翼;“作家应该成为自己时代的镜子”[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康慨;米兰达·朱莱获世界奖金最高短篇小说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乃刚;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刘惠媛;论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永洪;发出自己的声音[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阮氏妙龄;越南当代文学的“他者”与“同行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隽;从“现代”到“后现代”[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静纯;哈代短篇小说中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述;厄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主题的多样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素芳;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5 芦君君;海明威短篇小说对话的语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晓红;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晗;《论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维;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死亡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9 佟立军;试论海明威的三篇非洲题材短篇小说[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周静;泰戈尔与现代性[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51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51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