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悲悼》中“海岛”意象的生态伦理意蕴

发布时间:2019-01-06 10:27
【摘要】:《悲悼》三部曲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创作中期的一部力作。论文运用生态伦理的视角对贯穿全剧的意象"海岛"进行了分析,"海岛"上的岛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岛上没有亲情相伤,没有残酷的战争,实践着人类与自然等价的道德标准。这正是生态伦理所提倡的正常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人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Mourning trilogy is a masterpiece by Eugene O'Neill, the father of modern American dram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age "Island" which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l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The islanders on the "Isl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re is no kinship hurt and no cruel war on the island. The practice of human and natural equivalent moral standards. This is exac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al human and nature advocated by ecological ethics,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ecological dilemma faced by human beings and retrieving the long-lost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基金】: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尤金·奥尼尔剧作的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0-JD-011)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行动“女性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50138)
【分类号】:I712.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王小琴;;音乐伦理学论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尹延安;;荷马史诗的一种哲学解读——兼论荷马与柏拉图的哲学思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素华;;对传统自然观的解构——论爱默生的辨证自然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情结[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文刚;;“城市”和“乡村”:于坚诗歌的生态寓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4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5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媛媛;;食用野生动物立法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易爱东;;直面生物多样性危机塑造理性生态农民[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万劲波;;弘扬绿色奥运精神与共建生态文明秩序[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曹禺与奥尼尔戏剧人物比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会平;《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女性伦理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涛梅;尤金·奥尼尔戏剧创作特色论[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红岩;浅谈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人物[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万俊;尤金·奥尼尔戏剧人物的类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孙燕;;试析尤金·奥尼尔剧作《悲悼》的悲剧根源[J];考试周刊;2009年05期

5 侯宏;挖掘病根 拯救灵魂——读廖可兑先生的《尤金·奥尼尔剧作研究》[J];上海戏剧;2002年07期

6 若梅;贲雷;;尤金·奥尼尔的后期独幕剧创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7 杨彦恒;历史性的转变——奥尼尔与当代美国戏剧[J];戏剧文学;1999年03期

8 田美丽;;围困的心灵 重叠的记忆——尤金·奥尼尔悲剧漫议[J];戏剧之家;2000年05期

9 张岩;“人与上帝的关系”:尤金·奥尼尔悲剧创作主题探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雄;论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发展[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华;;谁的鼓声穿透了时空——追溯尤金·奥尼尔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与接受[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飞;;试用语料库分析《悲悼》中海岛的意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谭华;;探索“送冰的人来了”接受之谜[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家海;安璐璇;;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尤金·奥尼尔的美国现代悲剧思想[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生珍;;自然主体性: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探析[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孔令达;;《榆树下的欲望》剧本改编与舞台搬演——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演出小记[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谢群;;在善的追寻中迷失——关于《奇异的插曲》的伦理学解读[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捷;;悲剧性:悲剧教学中的一个审美原则——以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为个案[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苏晖;;《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戏剧研究[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舒伟;《西方科幻小说史》中的多丽丝·莱辛[N];文艺报;2008年

2 张金良邋祁淑玲;桑顿·怀尔德与中国戏曲[N];文艺报;2008年

3 特约撰稿 夏厦;麦田痛失守望者[N];海南日报;2010年

4 马良;开向死亡的欲望街车[N];文艺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玉;英语文学界关注两大新文化现象[N];深圳商报;2009年

6 余扬;田纳西·威廉斯:生命的一切就是戏剧[N];文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郭勤;依存与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陈立华;用戏剧感知生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永杰;爱与死亡:尤金·奥尼尔的性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淑洁;等待不在场的他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周英丽;我欲我所应得:论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的英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坚;从“我是谁?”到“我们是谁”:论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中的美国黑人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建玫;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涓;对尤金·奥尼尔《悲悼》的精神生态解读[D];郑州大学;2010年

2 涂冰;论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海意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先;论尤金·奥尼尔的面具观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易唯;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与酒神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明鹤;论《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继承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傅秋野;尤金·奥尼尔的女性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丹丹;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黑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刁红梅;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史笑嵩;《悲悼》中的悲剧人物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薛翠翠;以生态伦理学视角解读《我们是穆尔维尼一家》和《人间乐园》[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2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02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