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观照下的文学书写——文莱诗人孙德安的诗歌研究
[Abstract]:Sun Dean, a Chinese writer in Brunei, ha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his poetry creation is also very rich in terms of content. The status of literati poet makes him like to express literary view and poetic view with poetry, and poetry exudes the elegant rhyme of literati poetry. The identity of Brunei Chinese poets makes his poems not only write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of residence, but also write the image of the ancestral country, as well as the thinking and confusion of identity. There is no tension and tension of emotion and will everywhere in Sun Dean's poems, but under the seemingly casual simple language, the poet probes deeply into life and human nature, and also reveals the poet's modern consciousnes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2YJCZH17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YJAZH10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YSB002) 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列”课题(HWJY2011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44.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勇;吴琳;;英语诗歌研究的历史维度——第二届全国英语诗歌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2 ;“诗歌与诗学的对话: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将在武汉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3 李小飞;周洁;;哈代诗歌中的基督教传统与反传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李广平;;俄罗斯文学研究中的一朵奇葩——评曾思艺先生的《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J];俄罗斯文艺;2005年04期
5 区林;陈燕;;近30年国内戴·赫·劳伦斯诗歌研究的成就与局限[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甘文平;;我国英语诗歌研究的一部巨著——评聂珍钊的《英语诗歌形式导论》[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7 李枫;;消极浪漫与神学美学——以柯勒律治的诗歌及相关作品为例[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2期
8 杨冬;;从理论诗学到文学史研究——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再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詹淼;;异样之美——“陌生化”文学理论观照下的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10 朱振武;张秀丽;;爱伦·坡诗歌在中国[J];外国语文;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莹;;体验人生瞬间与遵从传统习惯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贾晓英邋冯梅;诗歌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影响[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北塔;英国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俄中诗人有约:书里相逢[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梁余晶;一扇了解澳洲的窗口[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S·库尼兹 M·伍德里奇 胡泊 译;“我最大的挑战是孤独”[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仟年;越南古典诗歌传统的形成——莫前诗歌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郑体武;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朵宸颉;阿拉伯诗坛新生代:追求自我实现的“边际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沈杨;科学与文学关系视域下的多恩诗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华;马修·阿诺德—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良知[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玲玲;明代朝鲜朝使臣登州诗歌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3 杨倩;明代朝鲜朝使臣咏物诗歌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4 温娟;早期华裔美国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季丽丹;论马维尔的“花园境界”[D];浙江大学;2009年
6 孙笑仙;明代朝鲜朝使臣送别诗歌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7 朱凌奕;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吴素萍;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劳伦斯的动物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潘锐;生态视角下弗罗斯特的诗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潘锐;生态视角下弗罗斯特的诗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4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0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