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话语:诉求、突破、抵抗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外国文学类一般项目“斯拉沃热·齐涌起克文学理论探究”(13BWW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蒋邦芹;;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吴春;;中国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和突围——从反思陈染的创作发展历程谈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赵婧;;“雌雄同体”:杜拉斯一生的诠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徐天戍;;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守红;;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2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4 汪美琼;;《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汤瑶;;《蝇王》男权社会里被沉默的女性声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森林;;内向性主体的三个矛盾维度[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周丽昀;;博客生存与人的主体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必辉;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本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乔酉超;幻境中的真实[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蕾;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如拉;;《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的突破[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孙敏;;继承与突破——论奥尼尔的悲剧创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3 胡步芬;陈勇;;希尼诗歌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冲突与突破[J];文教资料;2007年14期
4 严静;肖锦龙;;西方的《伊利亚特》评论(续)[J];甘肃教育;2005年12期
5 陈实;;《海螺》论[J];华文文学;2005年06期
6 毕玉洁;张林;;浅谈《德伯家的苔丝》环境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突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7 常建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8 宋丽云;;浅谈卡夫卡《变形记》创作上对现实主义的突破[J];学理论;2011年20期
9 宋方;论当代小说语言的新动态[J];天津电大学报;2002年03期
10 周学群;论哈代的新突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兰;对“性别本质主义”的继承与突破[D];中南大学;2006年
2 黄妍;朝鲜上古诗歌对《诗经》的接受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3 李锐;《宠儿》中伦理身份的诉求与重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4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3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