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叙事的现实性与思想性解析——以20世纪前期宿县生态为视角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思政部;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ZS034) 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3B06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方前移;太平天国至抗战前在南京的安徽人[J];江淮论坛;2005年02期
2 周俐玲;;从《大地》、《母亲》看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现实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郭英剑;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赛珍珠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4 陈业新;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辛建;胡红娟;;浅谈我国乞丐的行乞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达敏;史学新思潮与文学新形象──论90年代小说中的社会土匪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陈业新;;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4 张晓丽;;20世纪50年代安徽水灾中医疗救助活动述论——以1954年淮河水灾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5 翁有为;;法律、秩序和权势重建的努力:1927年后的民国乡村[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6 周蒋浒,谢洁菱;略论北洋政府时期的乡民防匪[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汪志国;;自然灾害对近代安徽乡村环境的破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长生;;1954年江淮水灾与社会救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毛继华;;湘军何以制胜?——一个社会心理分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陈蕊;窦祥铭;;民国时期安徽匪患特点及成因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梁家贵;张青松;;晚清淮河流域匪患与治理——以捻党为中心之探讨[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文治;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6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7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9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龚茂莉;绵延的生命线[D];云南大学;2010年
5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瑛;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乐伟;近代广东侨乡房地产业与城镇发展研究(1862-1949)[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杜中堂;河南的匪祸与乡村社会1912-1932[D];兰州大学;2011年
9 范明明;临城劫车案及其善后[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晓堂;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土匪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培华;试论元代北方蝗灾群发性韵律性及国家减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徐近之;淮北平原与淮河中游的地文[J];地理学报;1953年02期
3 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4 裴伟;;从绿林枭雄到草莽司令——王虎形象探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楼亦槐;沿淮蝗区水涝与飞蝗发生关系的初步调查及其在防治措施上的探讨[J];昆虫学报;1959年02期
6 陆人骥;;中国历代蝗灾的初步研究——开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灾记录的分析[J];农业考古;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红,李丽瑶;“大地”托起“珍珠” “珍珠”辉映“大地”——刍议赛珍珠及其代表作《大地》[J];学术交流;2004年09期
2 郝素玲,鲁新轩;《大地》中的生命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1期
3 冷满冰;土地,种族延续的根基──谈《大地》对“中国本质存在”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4 胡亚渝;中国,在滤色镜下变幻——评赛珍珠的《大地》[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Z1期
5 郝素玲;评1931年中国人用英文撰写的关于赛珍珠《大地》的两篇书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6 李琰;赛珍珠的《大地》情[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4期
7 郝素玲;康永熙是中国人吗?[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3期
8 芮渝萍;女性的沉默与抗争──评赛珍珠的《大地》与《母亲》[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顾钧;《大地》中赛珍珠的宗教立场[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贾林华;《大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原生态艺术再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金萌萌;赛珍珠:《大地》和大地上的人们[N];中国审计报;2002年
2 译者:黄昱宁;另一个赛珍珠,另一个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陶洁;赛珍珠、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华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褚国飞 张迎新 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2 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莹;超越“传统/现代”认知框架的话语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魏兰;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函;大地的呼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艳辉;解读《大地》女主人公阿兰的女性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亚萍;反思美国东方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娅;赛珍珠《大地》的文体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薇;《大地》中的“他者”形象[D];兰州大学;2013年
6 李林臻;《大地》中的问题婚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贾林华;展示给西方世界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真实画图[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高巧珍;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为视角重读赛珍珠的《大地》[D];山西大学;2012年
9 周瑞华;《大地》:异质文化交流中的他者叙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燕;《大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4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3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