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J.M.库切小说的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0-04-06 17:00
【摘要】:本文的后现代性是一个文化和审美的概念,即指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而言的审美后现代性。本文以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的六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库切小说具有审美的后现代性。本文从文本意义和文本叙述两方面阐述其现代性,并结合历史和文化语境,从库切的荷兰殖民者后裔的身份、特殊的人生经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角色和饱受西方文学熏陶等方面入手来分析形成其作品后现代性的原因。这样把库切的小说置于后现代性的范畴下加以研究,就突破了以往研究者单纯论述库切小说中的政治倾向和反种族隔离制度的局限,从而为认识库切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时代特色及库切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说和历史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库切作品对于传统的小说真实观和历史真实观的颠覆。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库切小说的解构中心,关注边缘的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描写边缘人的生活和塑造反英雄。第三部分从库切小说在情节、意义和文体三个方面分析其具有的不确定性特征。第四部分主要从文化和身份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库切小说后现代性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478
本文编号:2616779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47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丽杰;追寻最后一片净土[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建芹;《耻》的叙事视角类型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6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