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西方文学里变形模式“超越身体死亡”的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彤彤;;安提戈尼的“永生”之死[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2 季小兵;;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基督教文学的死亡书写[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昌林;陆海银;;论《左传》中勇士的生命观[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4 周玲;;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面对老公的初恋情人[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1年10期
6 刘玲;蔡海榕;;略论《孟子》中的生死观[J];学理论;2011年1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迅;;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C];1982年
2 鲁湘荣;;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凸凹变形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程伟雪;孙恺荪;;北京八宝山断裂煤岭弧形地段的岩组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4)[C];1983年
4 马宝君;李英波;崔东源;高双玲;徐均辉;;全球地震活动月相效应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道宽;王显义;;软基变形问题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6 张蒙;汤朝武;陈璧;;大鼠肝细胞传代培养及其形态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7 唐祖敏;;论屈原的死亡意识[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满潮;邹正盛;;开采条件下断裂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9 胡文军;符春渝;王彤伟;敬华;魏晓贞;;聚碳酸酯拉伸变形局部化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建民;张嘎;;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洪江 马研;土耳其:废墟中挖出一本书—《死亡与超越死亡》[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学标准买商品[N];中国质量报;2003年
3 程兵;新房装修巧过冬[N];长江日报;2005年
4 章乐天邋(本报书评人);时间裸奔者的爱情宣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康启来;镀铝纸商标卷曲性工艺技术的控制[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晓柯;夏季装修要注意细节[N];商务时报;2008年
7 ;标准解读(2)[N];中国质量报;2002年
8 刘佳;斯妤:文学丰满单薄的生命[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本报评论员;坚强中国,重新上路![N];扬州日报;2008年
10 文心;气瓶使用要当心[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群;道教生死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旭东;人脸图像合成技术研究及数字水印技术[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捃君;略论中西方文学里变形模式“超越身体死亡”的意图[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董敏;超越死亡[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姗;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林双泉;生与死的对抗[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侯国杰;中国政策执行中的变形现象及其对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李姗姗;不朽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晓芳;新疆库玛拉克河大石峡水电站Ⅰ~#变形体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吕晓英;民间立场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准;死亡龛位中的生存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5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2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