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4-15 14:58
【摘要】: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之母。《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因其对美国黑人生活及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微妙揭示而赢得普遍认可,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小说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欧洲成长体小说的传统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之进行了超越与创新。本论文在梳理欧洲成长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赫斯顿在创作中对这一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章。 绪论介绍了作者赫斯顿及其作品;详尽地梳理了国内外对赫斯顿的研究;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欧洲成长体小说;最后概述了《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第一章论述了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本章从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结构模式特征和引路人刻画模式着手,分析了赫斯顿对其传统的继承。欧洲成长体小说是描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种文学形式。一般来说,一部典型的欧洲成长体小说在结构模式上具有自传性、冲突、心理成长、开放式结局等特征。而引路人是欧洲成长体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正面引路人,反面引路人和自然神灵的引导。以上结构模式和引路人模式的特征在《他们眼望上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二章分析了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创新,包括对欧洲成长体小说创新的根源,即赫斯顿写作的独特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和生命历程。本章还讨论了《他们眼望上苍》在叙事策略上对欧洲成长体小说传统的创新,包括叙事结构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首先,赫斯顿采用了故事中的故事的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从两方面体现了主人公珍妮的成长。一方面她掌握了讲述故事的艺术;另一方面,她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其次,除了叙事结构上的革新之外,赫斯顿将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引入欧洲成长体小说。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是故事的主人公为了某个目的而离家远行,常常是历经三次磨难,然后凯旋回家。正如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三次历险之后,成了英雄回家。珍妮在经历了三次婚姻后,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的成熟女性返回了伊顿维尔。赫斯顿采用上述叙事结构和叙事模式来揭示主人公的成长是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一种创新。 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了《他们眼望上苍》在黑人女性成长方面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创新。欧洲成长体小说多是男性作家描写男性主人公的成长,而《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黑人女性成长小说。赫斯顿对黑人女性成长的描写是对欧洲成长体小说传统的一种创新。本章阐明了赫斯顿描写黑人女性成长的原因,她看到了黑人女性成长的困境;而在赫斯顿笔下,黑人女性成长的凸显在于女性话语的获得。女主人公珍妮通过女性话语的失而复得,由一个被动的女人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人。这说明只有获得话语权,黑人女性才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珍妮的成长对其他黑人女性是一种启示。她的觉醒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激励着黑人女性在遇到相同的困境时,只有学会反抗和自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完整的自我。 《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尤其在叙事策略和黑人女性成长叙事方面的创新丰富了欧洲成长体小说的内涵,体现了赫斯顿伟大的艺术创新能力。欧洲成长体小说为研究《他们眼望上苍》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与创新又进一步印证了赫斯顿对现代美国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宇;;在继承中创新:当代英国设计教育刍议[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2 刘大声;;心酸的军礼[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9期

3 游晴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郭兴华;;谈加键唢呐的继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5 徐达;;论科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6 王宇成;;宫体诗对咏物思潮继承与发展的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孟宪华;;论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郭卫东;黄小勇;贾静芳;;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不平衡双语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井天晓;;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刘志;;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元忠;;让土家族医药扎根农村,走出大山的思考[A];2006年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昌运;;发扬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焦维新;;ESA空间探测计划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许令周;;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披沙拣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建军;;浅谈紫砂工艺创作的继承和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刘根科;;在改进中加强 在继承中创新——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元;徐树森;;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段立纲;;坚持继承与创新加快傣医药事业发展[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9 铁锦程;许晓鸣;刘慧;张钟俊;;CIMS中面向对象(O-O)技术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买丽坎·伊明;阿依夏姆古丽·吐尔地;;重视继承名老维医宝贵经验之我见[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继承继承再继承[N];人民公安报;2001年

2 吴江;范·弗立欣根:辉煌事业谁继承?[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福建石狮市法院 林彬彬;我能否继承这笔保险金[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胡考绪 刘成;继承为了创新[N];经济日报;2001年

5 李世焕;哪些财产可作为遗产被继承?[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记者 雷彬 实习生 闻治坤;优惠售房能否继承[N];重庆商报;2001年

7 本报驻京记者刘军;文化遗产该怎样继承[N];解放日报;2002年

8 律师 袁仕友;房屋可由外人继承吗?[N];中国老年报;2002年

9 王律师;细说房屋继承[N];湖南经济报;2002年

10 霍振宇 孙宇红;丈夫按份继承的房产 妻子不能共有[N];检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2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赵化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探析[D];南开大学;2009年

6 郭晓光;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林峰;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蓉;园林景观设计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薛冰;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艳芳;论我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继承与改造[D];安徽大学;2005年

4 吴义曲;现代景园对传统景园的继承与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赵俊卿;论《西游补》对《西游记》的继承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6 赵冰洁;文天祥对杜甫诗歌的继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小丽;金庸武侠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飞;继承与变异: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状与未来[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朝晖;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素清;SD-DOOD系统中继承的方法与实现[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8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28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