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译介

发布时间:2020-04-17 04:44
【摘要】: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的近代文学大师。他的创作跨过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为日本和世界文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谷崎的研究不仅在日本本土极为繁盛,就是自日本之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自从谷崎“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文身》(1910)发表后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于谷崎的译介研究也保持着相当的热情。中国虽然自从1918年就开始了对谷崎的关注,对他的译介研究甚至还形成两次明显集中的时期。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对于谷崎的译介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试图从译介学的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依托大量的文献资料,分两个时期对谷崎及其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作一番梳理和探讨。①本文认为,对于谷崎的译介不仅受到了政治时局等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译介者个人的喜好、接受标准与文学思潮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谷崎润一郎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刘岩;;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中的“谷崎”式审美因素[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3 李攀;;《痴人之爱》之“痴”[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攀;;浅析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5 童荷;李雨倩;;阴翳之美——浅窥谷崎润一郎的审美世界[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6 张晓宁;;“异端者”心灵的故乡:《细雪》《古都》主题新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樱;冯欢;;叶廷芳 地狱深处的声音才是最美妙的歌声[J];三月风;2011年07期

8 周梧;;译者的隐喻——从苏曼殊的两首译诗看传统文学现代转型的困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璐;;谷崎润一郎作品中的中国幻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京华;;周作人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3 张素玫;;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阿部和重获谷崎润一郎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陈喜儒;遥远的徎井乔[N];文艺报;2011年

3 【日】岛田雅彦;文学与城市的未来[N];文艺报;2011年

4 张竹筠 吴永芝;北欧神话在中国[N];文艺报;2004年

5 魏云依;只要是经典,就不会被遗忘[N];文艺报;2011年

6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李长声;杂志+书:冲击传统,还是出版无能?[N];南方周末;2011年

7 叶隽;“资源意识”与“源头活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马志宇;著述丰收惊喜甚少[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9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孟庆枢;从日本震灾想到的[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杨小洲 本报书评人;《后天的人》及其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璐;谷崎润一郎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云哲;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二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s

本文编号:263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3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