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心理理论分析《美国悲剧》
发布时间:2020-04-18 00:31
【摘要】: 德莱赛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德莱赛的代表作,《美国悲剧》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西方文化之瑰宝。这部作品反映了德莱赛当代美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弊病,使它的主人名利双收。文艺界对德莱赛的评论不计其数,主要以探讨自然主义特点和谋杀案原型等居多。运用心理学对德莱赛的研究极为有限。 本文试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德莱赛的《美国悲剧》,探讨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和特征。德莱赛在其一生中,对弗洛伊德心理理论极感兴趣。因此,找到《美国悲剧》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切入点是有现实依据的。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集合体。《美国悲剧》中的主人公们也不例外。由于小说人物人格结构的三方面处于不平衡状态,他们的人格有所扭曲、有着病态的倾向。然而,也有少数几个人物享有平衡的人格、拥有健康的自我。通过对人格结构三方面的分析,笔者试图解决这部文本中不同人物各自的人格缺陷。 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美国悲剧》这部作品以及中西学者对这部作品的总体研究情况,分析了弗洛伊德对德莱赛文学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来说,弗洛伊德对《美国悲剧》的影响。 第一章分析了这部小说中可被视为本我化身的人物,探讨了本我形成的可能原因以及本我对人物人格的消极影响。自我主义和本我皆以快乐原则为信条。自我主义促使人自私化。由于人格的自我主义缺陷,这三个以自我主义为中心的人物过着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与自私自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部小说中克莱德的母亲作为美德的化身出现。 第二章分析了超我据统治地位的埃尔韦拉·葛里菲,
本文编号:2631495
本文编号:2631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3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