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心态与主题的嬗变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晶;不是天使惹的祸——试评於梨华《一个天使的沉沦》[J];语文学刊;2003年05期
2 谭兴国;会见於梨华——旅美散记[J];当代文坛;1994年06期
3 古远清;于梨华“冷冻”在台湾白色恐怖年代里[J];炎黄春秋;2001年11期
4 丹虹;於梨华的镇海情结[J];文化交流;2002年06期
5 朱国梁;於梨华:我的故事一辈子写不完[J];大众电影;2005年03期
6 李子云;於梨华和她的《屏风后的女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01期
7 许晶;绿叶对根的眷恋——於梨华与留学生文学[J];中州学刊;1999年06期
8 李倩;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心灵嬗变的轨迹[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陈慰萱;困惑与选择: 在两个世界之间——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谭爱梅、於梨华小说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10 刘敏;自我的迷失与找寻——析於梨华《考验》中的女主人公吴思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满仓;;“逐日”的旅程——老舍解放后创作心态透视[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春丽;;试述文学巨匠施耐庵的创作心态[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宗明华;;庄子与魏晋文人的独立人格意识[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樊洛平;;女性心灵的诠释——席慕蓉的创作心态情感方式[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王真;;源于生活 低于生活[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6 李宝群;;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7 侯勇;;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8 苏朗;;漫林叽语[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张建栋;;为表演职业去努力奋斗[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10 王利锁;;试论阮籍咏怀诗的游仙描写与建安游仙诗模式风格的差异[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建军;与於梨华一起“梦回青河”[N];宁波日报;2005年
2 鲍晓倩;作家纷纷触电影视 创作心态各不相仿[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刘宗超;民国时期书法家的创作心态[N];美术报;2005年
4 李春喜;《易胆大》的创作应引起重视[N];文艺报;2006年
5 考萍萍;生活的阳光[N];西藏日报;2003年
6 何镇邦;良好的创作心态与鲜明的艺术特色[N];文艺报;2006年
7 水美;世事洞明皆文章[N];山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凌俊;在知识与人格之间忧伤[N];文学报;2003年
9 刘俊;多姿多彩的美华留学生题材小说创作[N];文艺报;2004年
10 金力维;《梦回青河》结局草率?[N];金昌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作良;两宋宗室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计红芳;跨界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3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4 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勋鸿;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马跃敏;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詹丽;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芝峰;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心态与主题的嬗变[D];南昌大学;2007年
2 李培培;论於梨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书写[D];暨南大学;2012年
3 袁丹丹;“80后”青春主题写作的文化现象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艾t
本文编号:265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5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