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奥德赛》之裴奈罗佩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3:29
【摘要】: 本文通过裴奈罗佩和求婚人、裴奈罗佩和忒勒马科斯以及裴奈罗佩和奥德修斯三组关系,力图揭示她的思维逻辑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凸显她作为女性的智慧、慈爱、奉献、谨慎、坚贞等特性,全面呈现她作为荷马时代的古希腊女性蕴含的独特意义。 本文分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单阐释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裴奈罗佩和求婚人——智慧的力量”以求婚人群的特性、裴奈罗佩的编织计和求婚人的消耗阴谋为论述重点,展现了裴奈罗佩以女性的智慧编织谎言以及以女性的柔美战胜邪恶的能力,凸显了女性智慧的力量。 第二章“裴奈罗佩和忒勒马科斯——矛盾挣扎中的母爱”将重点放在裴奈罗佩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上。通过详细分析裴奈罗佩得知忒勒马科斯遭遇危险后的反应,她亲自出面佯装斥责忒勒马科斯等场景,以及阐释诗中颇让人费解的夜莺寓言、二十只鹅的梦、“弯弓招亲”背后的动机等细节,展现了裴奈罗佩对忒勒马科斯的挚爱,以及母亲愿意为儿子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 第三章“裴奈罗佩和奥德修斯——外表狠心下的谨慎”探讨了奥德修斯夫妻二人的会面和裴奈罗佩故意延迟相认等场景,分析了裴奈罗佩审慎的特性,证实这位独特的女性确实是《奥德赛》中最能抵制欺骗的人,而她抵制梦幻欺骗性的动力来自于她对丈夫奥德修斯的坚贞。 本文的结论是:裴奈罗佩以一个女子的智谋和行动参与并影响了公共领域男人才有权参与的事。如此女性已非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所能穷尽,所以她是诗中唯一得到男性世界认可和赞誉的全新女性形象。然而,作为悲剧女英雄,她的英雄行为却无法得到荷马笔下男性完全的、彻底的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光云;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间[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2 沈非;《冬天的故事》中隐含的另一个神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梁健;谈科技期刊中作者姓名的编排与规范[J];编辑学报;1997年04期

4 李军林;民本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转换——兼论邓小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J];船山学刊;2002年03期

5 郭小聪;中西方古代政府理念比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8期

6 秦贻;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和技巧[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金朝霞;欧洲中世纪史诗对古代史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继承与超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朱晓鹏;权威的消解与民主的构建——论老子政治哲学中的社会批判思想[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列生;话题与民族文学言说方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庄美芝;美狄亚形象的女性主义阐释[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3 魏凤莲;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磊;信仰与理性的汇融——斐洛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计海庆;“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6 蒋保;演说术与雅典民主政治[D];复旦大学;2005年

7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冰;巴厘戏剧与西方现代派戏剧[D];厦门大学;2002年

2 石庆海;基督教死亡文化的演变:1~17世纪[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洁欣;公民意识与我国法治进程[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邵励;泛希腊节庆与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以“奥林匹亚节”为中心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黎杨全;周作人与希腊文学、希腊文化[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双溪;范式转换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7 潘秋枫;沉醉不知归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振民;古罗马共和国的法治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志旭;比较视野下的印度与希腊史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倩;话语世界的边缘性符号[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6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