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细雪》人物语言中的谦让语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秀霞;;说说this,that和it[J];青苹果;2010年11期
2 施日梅;;“并+否定词”结构的形成[J];大家;2011年15期
3 董燕萍;闫浩;;汉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前景[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4 朱岱;;也说“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续)[J];当代修辞学;2011年03期
5 苏俊波;;十堰方言“看叫NPV/A得看”句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李光赫;张北林;;「ようだ」「らしい」的日汉对比(3) 「ようだ」「らしい」的区别[J];日语知识;2011年08期
7 管志斌;;“X什么Y”构式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周维维;;“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虚假语用功能[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周维维;;“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殷树林;李君;;说征询标记“你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会杰;贾珈;王晓慧;蔡莲红;;基于B/S模式的3D双语虚拟说话人的研究与实现[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2 吴敏玲;;くゐ·いく’‘~てくゐ·ていく’表动作空间范畴移动语言形式的日语语言特点——和汉语“来、去”、“~来、~去”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大力;赵力;;与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性能比较[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尹巧萍;赵力;;利用语音基音统计特征的说话人性别判识的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英;;基于说话人的对话语音分割[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6 蒋冬梅;赵荣椿;;基于尺度描述的说话人归一化语音特征[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绍良;;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A];水浒争鸣(第一辑)[C];1982年
8 李斌;陈小荷;;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洪海;刘刚;郭军;;基于二次弯折函数的频率弯折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艾妮;;谏劝中委婉格运用的“源”与“流”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科学家要研制无声感应“手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张申 蔡莲红;富于表情的虚拟人脸合成[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辛乐邋陶建华;说话人头像技术:让语音可视[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剑邋陶建华;个性化语音生成技术面面观[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曹文彪;生气与高致[N];文学报;2006年
6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密邋陶建华;与电脑面谈[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玺宏;声纹识别听声辨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8 刘喜喜;让视频会议多一些人工智能[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9 唐志强;不听别人说话,也能模仿其口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秋水;挑吃“绿色” 敲响食品安全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继臣;说话人信息分析及其在多媒体检索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俊;声纹身份识别中非常态语音应对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潘逸倩;声纹密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双志伟;个性化语音生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冯哲;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音频处理[D];复旦大学;2004年
6 金乃高;音视频联合说话人定位与跟踪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海辉;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媛媛;论《细雪》人物语言中的谦让语[D];青岛大学;2009年
2 陆亮;多信道条件下的说话人认证[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默盼;论宋代说话人[D];渤海大学;2012年
4 赵洪刚;基于对话型语音的说话人在线识别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李向格;关于“レてもぃぃ”与“レてぃぃ”的意义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黄雪莲;韩国语‘(?)’的话语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7 陈芝;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说话人转换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张琪;复杂环境下特定说话人的语音识别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9 凌锦雯;基于多特征的说话人分割与聚类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刘金福;基于关键词检出的说话人自适应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