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安的精神世界——论安徒生童话中的“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庆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J];学术交流;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荔;;主体间性视域下中国法律发展的主体性重塑[J];河北学刊;2012年01期
2 文哲民;;事实与规范的合法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对正当防卫的社会学解读[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4期
3 葛勇义;翟琳琳;于丹;;技术创新中的主体间性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4 吴景松;;论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与教育管理观的重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映红;;走出主体性困境——河流的生存论反思[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裘白莲;;论译者的“间性意识”[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夏中南;试析NG镜头的创新与颠覆[J];世界电影;2005年03期
8 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庆斌;勒维纳斯的他者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郑智航;论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D];吉林大学;2010年
3 母耕源;外交沟通理论与实践初探[D];外交学院;2010年
4 柴楠;他者的澄明与主体的涅i肹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民;论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姗;对话视域下幼儿教师提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春华;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柴秀青;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春丽;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万岩竹;一个不安的精神世界[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秀同;主体性原则探析[D];新疆大学;2006年
9 程妍涛;主配班教师合作行为构成要素及类型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媚山;“假情作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叶;现实观照下的严重缺失——安徒生童话在30年代初至建国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陈洁;欧洲12强赛:梅兹续写安徒生童话[J];乒乓世界;2004年03期
3 李红叶;;阅读安徒生使人成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安徒生童话全集(上)出版[J];中国翻译;1999年05期
5 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经典品格的追寻与叩问——兼论其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杨玫;意达的花[J];飞.奇幻世界;2003年03期
7 蒋芳;;“适时”与“合时”:我们将怎样选择?——由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想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韩进;;安徒生童话初到中国[J];世界;2005年05期
9 公仲;;灵魂是可以永生的——寻访安徒生墓地[J];中华散文;2005年11期
10 黄斌;;我为女儿写童话[J];生活教育;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念先;;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职校学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任小莉;;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自我表现策略及与其自我认同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永兴;樊金娥;;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金霞;;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运佳;周仁锐;;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玉侠;;替代性道德根源的重建——泰勒的自我认同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张妍;张瑞娟;许芳;;职高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倾向的相关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兆福;;做医生与做人[A];玉溪市第十届内科学术年会专题汇编[C];2005年
10 杨晋涛;;闽西蓝姓居民的“畲族意识”——一个族群建构的例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雯;安徒生的文学世界[N];长春日报;2005年
2 王泉根;被人遗忘的安徒生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万一;北京儿艺:打造《安徒生》童话背后的传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洪波邋见习记者 练彦 通讯员 季绍斌;云和有望成为“安徒生”第二故乡[N];丽水日报;2008年
5 李红叶;安徒生童话是怎样传入中国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安徒生童话的当代价值[N];文艺报;2005年
7 傅闻;为孩子奠定精神的底子[N];温州日报;2005年
8 韩进;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百年版本之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武赋;《郑和》打折 邮市冰凉[N];中国商报;2005年
10 李景端;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2 彭应,
本文编号:2691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