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伦理学视角解读《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
发布时间:2020-06-02 02:22
【摘要】:当前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稀有动物濒临灭亡……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社会思想的开拓者,作家们纷纷在作品中渗透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唤起人类正确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威拉·凯瑟就是一位呼唤生态意识,以绿色之笔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国优秀女作家。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国中西部草原的美丽景色,讴歌了来自欧洲各国移民的勇于开拓、顽强无畏的精神。威拉·凯瑟一生共完成12部长篇小说,《啊,拓荒者!》(O Pioneers! 1913),《云雀之歌》(The Song of the Lark,1915)和《我的安东妮亚》(My Antonia,1918)作为奠定她文学地位的三部长篇小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凯瑟对自然的热爱和在自然中获得的平等价值。近几十年来,威拉·凯瑟的作品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并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很多学者和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凯瑟及其作品进行分析阐释,如关于威拉·凯瑟的个人研究,对其作品的女性主义研究,创作手法的研究等等。但很少有从生态方面对其作品的研究,本论文试图利用生态伦理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威拉·凯瑟的两部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进行解读。 这两部小说集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作家追求回归自然,关爱自然的生态思想。本论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两部小说进行分析和阐释。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家的家庭背景,小说的创作渊源,以及作家童年的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等,并进行简要的评价和分析。第二章介绍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道德原则。第三章集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分析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第四章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人关系的直接影响,鲜明地对比了城乡人与人关系的差别。第五章总结了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69246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曾永成;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3 李素杰;生态文学批评——美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5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6 鲁枢元;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学视野[J];学术月刊;2001年01期
7 袁东敏;试析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尼亚》的文化观[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69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