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百年孤独》的叙述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8:10
【摘要】: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拉美文学“大爆炸”中出现的畅销书和经典作品,是同时受到普通大众和文学批评家、国内外读者一致好评的小说,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珍品。 这部作品所取得的成功与其独特的叙述艺术是分不开的。细读《百年孤独》可以发现,此作品的叙述艺术具有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和谐统一的高强度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小说创作的理想境界:无形式境界。不同的叙述艺术手段各显神通,不仅使作品连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赋予作品一种简单的复杂性,为作品赢得了不同层次的广泛的读者受众;而且,叙述本身也转化为作品的内容,有利于唤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喜悦,体会到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而且能引起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沉思索。这是古今中外许多严肃的艺术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本文以叙述学理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通过考察作品在叙述者、叙述结构、叙述层次、叙述风格等方面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凸显出它的那种一直被以往研究者所忽视的独特叙述艺术品质,展现出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非同一般的创作智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芳;孤独导致绝望与民族的覆灭──浅析《百年孤独》主题之一[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刘蜀鄂 ,唐兵;论中国新时期文学对《百年孤独》的接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胡小林,张爱民;镜子的魔术——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艺术特征[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4 杜娟;;《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家族叙事结构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赵兵;浅论魔幻时间在《百年孤独》中的作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6 王正蓉;《百年孤独》的史诗气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偶语;翻书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J];科学之友;2004年10期

8 李翠云;;《百年孤独》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述时间特征之比较[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9 李翠云;;矛盾动态的孤独主题——简析《百年孤独》[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3期

10 户晓辉;论《百年孤独》的时间意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强;;电视频道的互动关系结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敬泽;;罗伟章之信念[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春英;;巴人小说叙述技法浅探[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5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韩瑞峰;;《小镇畸人》的和谐之美——叙述视野中的小说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严光德;;孤独者的对话——试析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几个身份问题[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欧阳立博;;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多角度叙述结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众议;《百年孤独》何以畅销[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苏娅;“真正的主人公是无形的叙述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王琳;别样的传记[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邱华栋;离同居、笑场和“借种”[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首席记者 陈熙涵;正版《百年孤独》终于来了[N];文汇报;2011年

6 ;《百年孤独》首获中文版权[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7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痛并快乐地翻译《百年孤独》”[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路艳霞;《百年孤独》生日当天重返中国[N];北京日报;2011年

9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正版的《百年孤独》来了![N];深圳商报;2011年

10 陈华文;不再孤独的《百年孤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晓;越战创伤叙事[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3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方方;《微暗的火》中的叙述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石爱民;论《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亚琴;恶之花—当下作家对娼妓题材的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琦;《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5 刘凤侠;《左传》的叙事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姜立;福克纳的复调[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媛媛;高莱特:一种感性世界的写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丽红;废名的归乡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红;《项狄传》的叙事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张春燕;“隐含作者”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6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6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