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福斯特:从小说到电影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必武;评《阿拉比》的艺术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魏红;;男权下的女性存在——解读《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周万婉;;精神的顿悟与成熟——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主题和结构关系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鲁成花;;管窥卓别林电影的喜剧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马东旭;;新好莱坞与好莱坞传统方式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6 郭楠;;公益广告中的蒙太奇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邵芳菲;重构男女两性在自然文化中的生存模式——论劳伦斯中篇小说《狐》的主题[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剑鸣;美学追求: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多元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立光;詹姆斯·乔伊斯作品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郭万玉;多萝西:不该忽视的杰出女作家[J];成都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烛非;;中国电影镜像语言演进中对蒙太奇的再探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赵亚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D];河南大学;2005年
5 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晓虹;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源;影视艺术传播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焦小婷;空间的诱惑——从接受之维谈小说艺术的空间观[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杨俐玲;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题和写作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蔡红梅;试析哈代作品中男主人公及其英雄主义的衰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晓玲;康拉德的《吉姆爷》的现代主义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黄林涛;寻找人类思想之两性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涂艳蓉;戴·赫·劳伦斯小说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虹;悲怆而奇美的女性精神世界[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谌晓明;《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意识流下的抗争与顿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26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2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