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透视灵魂深处的隐秘——《红字》的“心理罗曼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13:04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毫无争议的美国本土产生的第一位伟大小说家。其名著《红字》从1850年发表以来,倍受评论界青睐。《红字》是霍桑首次以一种新的艺术方式来写作,他的其它小说都没有像《红字》一样匠心独具。他对小说情节的安排是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而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独特的场景,极具戏剧化效果。《红字》在描写人物时,把握住人物的心理特征,施展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无形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以浪漫主义的笔调表现人物奇妙的“心理罗曼史”。《红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殖民地美国的爱情故事,谴责了清教主义的生活哲学。 本文试图通过对《红字》心理描写的分析,把握其心理分析手法的基本内涵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红字》这部名著的人物形象与心灵把握。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独特的“心理罗曼史”小说。这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心理罗曼史”——对艺术创作的心灵把握。对霍桑罗曼史式小说形成进行了概括式的论述;其二,“心理罗曼史”——清教主义与超验主义的精神铺垫。对霍桑的宗教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霍桑根植于清教社会,不可避免地深受清教主义宗教观的影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时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又在某些方面接受了神秘主义的观念,体现在小说的创作方面,一方面是对清教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写作手法上象征与心理描写的大量运用,以此追求小说人物心理上的真实。第二部分,“心理罗曼史”的写生画卷。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以浪漫主义的笔调表现了人物奇妙的“心理罗曼史”,把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与形貌、神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层层深入地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秘密,以梦幻、夸张、比喻的手法把人物变幻莫测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惟妙惟肖。其心理分析采用象征、隐喻、内心独白、景物的象征意义与内心真实对照、人物的外部仪态对其心理的影射等艺术手法, WP=45 真实地再现了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因其在《红字》中出色的心理分析手法的运用,有人称之为心理分析小说,将霍桑称为心理分析小说家。第三部分,“心理罗曼史”的艺术媒介——象征。这是霍桑在心理描写中所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红字》从开篇到结尾,充满了象征。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红字A的象征。分别论述了红字及红A字的象征意义,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是生命、力量与热情的象征,象征着小说男女主人公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热烈的爱情。A字在小说中因海丝特的行为而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认为它就像修女胸前的十字架,象征着使徒的行为(Acts of the apostle),象征着Angel(天使),闪烁着非现世的光辉,甚至可以投射到来世的境界去,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小说以红A字开始,以红A字结尾,象征着强大的黑暗势力扼杀了弱小的美好生命;其二,场景与物的象征;其三,人物的象征。对小说塑造的四位经典人物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和论述。海丝特象征着人性中最活泼、最激情、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最有献身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那一部分。丁梅斯代尔象征着人性中脆弱、虚伪的那一部分,但作者对其遭遇充满深深的同情,这本身也是对人性的理解与同情。齐灵渥斯象征着人性中的邪恶和兽性。珠儿不仅是海丝特耻辱的象征,也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过去的生活,暗示着一个人的行为对现实社会应尽的责任。随着故事的发展,珠儿还代表社会良心,同时也是社会良心有力的证据。 霍桑在《红字》中运用象征、心理分析等艺术手法,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心理罗曼史”,其浪漫主义的文学及艺术手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71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泽群;;从《红字》的人物塑造分析霍桑的矛盾心理[J];作家;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郎立;解码红A[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9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29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