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作者理论及其在中国先锋文学中的表征
发布时间:2020-06-27 01:41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福柯的作者理论,客观地分析了其理论中的内在含义和独特贡献,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先锋文学的作者分析,试图探究其在文学领域中的意义,从新的视角对文学加以观照。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福柯作者理论的理论来源: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首先,我们应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放在巨大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因为其理论不是一蹉而就的,而是有着时代预先设定的因素,所以我们首先回顾了那个辉煌的语言时代。接着,本文引入了其权力话语理论的简要介绍,福柯对语言学的探讨更多的关注了话语背后的权力因素,在他看来,正是权力的引入,才使得作者的退隐和重现成为可能。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正式考察了福柯的作者理论及其独特贡献。长期以来,作者的死亡都是哲学界和文学界探讨的主题,福柯在此背景之上,正视了作者的退隐这一事实,但同时,他也认为这一简单的结论不适合于作者的分析,“作者”事实上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在对传统的作者理论作了层层辨析后,提出作者不是一般的专有名词,而是话语的一种功能,作者的名字始终与作品形影相随,他划定作品的界限,显示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特征,从而也最终给予了作者重现的可能性,承认了作者的功能性地位。 第三部分就将其作者理论应用于中国先锋文学的作者分析,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那一时期的文学。按照福柯的理论,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语言游戏:作者的解码;叙事语法:作者的物质展现;“我”的分化:作者的精神显现。 最后在本文的结语中,笔者对福柯的作者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712
本文编号:2731166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71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怪异”书写[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1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3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