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罗思小说中的犹太性

发布时间:2020-06-27 22:55
【摘要】: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从他发表第一部小说集《再见哥伦布以及五部短篇小说》开始,就受到犹太批评家和犹太拉比的反犹主义指控。然而罗思的作品并没有因这些指控而从此销声匿迹,相反他的作品的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出来。罗思的作品获得无数的奖项,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虽然已经73岁,罗思依然笔耕不辍,2004年出版了他的新作《美国阴谋》,获得了2005年英国斯密斯文学奖。罗思的研究在国外非常热门,有论文也有专著,并且罗思研究协会更是在2004年创办了杂志《罗思研究》,说明国外的评论界越来越重视对罗思的研究。而国内对他的研究则相对的要冷清,只有寥寥的几篇论文,而且至今没有研究罗思的专著出版。 本文基于对罗思的作品的分析,把罗思的文学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从1959年到1969年,罗思还处于一种实验摸索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尝试着不同风格的写作方法。虽然他真实地描写了美国郊区同化犹太人的生活,但在遭受犹太读者的猛烈批评之后,罗思没有坚持他的这种风格,从《当她好时》可以看出,他转而去描写非犹太人而不是继续对犹太性的探索。在1969年到1979年间,罗思摆脱了犹太批评家在他初出茅庐时对他猛烈批判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开始自由地创作。过去的犹豫不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胆地描写犹太人,反叛犹太传统。罗思的作品也渐渐走向成熟。从1979年到2000年,朱克曼系列小说标志着罗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朱克曼也成为罗思的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角色,甚至成了罗思的替身。罗思也开始写“元小说”,来探讨文学方面的问题。同时,罗思在这个阶段的后半部分开始关注国内外的政治问题。从2000年开始,罗思继续文学上的探索,在他的《人性的污点》中试图把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的作品,分别是《再见了,哥伦布及五部短篇小说》、《波特诺的诉怨》、《鬼作家》、《人性的污点》。本文重点分析这四部小说。 本文首先阐述这四部小说中反映的冲突,从中找出贯穿于罗思小说的主要冲突。继而分析小说中身处困境的主要角色,分析他们是如何面对这种困境,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通过分析这四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罗思小说中犹太性的变迁。这一变迁也反映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变化,它逐渐从边缘文学走向主流。美国犹太文学在二战后得到了繁荣。大屠杀是美国犹太文学的分水岭,以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思宝;;罗思宝作品[J];书法;2018年05期

2 罗思宝;;罗思宝作品[J];中国书法;2018年09期

3 罗思宝;;罗思宝作品[J];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18年03期

4 罗思宝;;罗思宝作品[J];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16年11期

5 罗思宝;;罗思宝作品[J];金沙江文艺;2017年10期

6 冯亦代;;菲利普·罗思的“自传”[J];读书;1989年02期

7 吕建辉;;尤伯罗思——奥运“商业之父”[J];现代商业银行;2008年08期

8 邝新华;;罗思高:中国式教育无法应对20年后的经济[J];教师博览;2011年10期

9 润东;尤伯罗思:奥运会的经营大师[J];中外企业文化;2004年02期

10 张淮海;徐爱伟;;论亨利·罗思小说中的犹太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云也退;菲利普·罗思:美国梦的镜宫[N];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

2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从五十年前震耳欲聋的怨诉,到临终时刻大批出现的女友[N];中华读书报;2018年

3 ;罗思宇同志逝世[N];四川日报;2008年

4 林莉;倍受粉丝酷爱的菲利普·罗思[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章乐天(书评人);污秽:在道德和集体庇护下[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记者 李静颖;一位VC的自述:投早期的“少数派”[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记者 陈丹凤;亲密接触顾客满意度[N];组织人事报;2002年

8 广东建设报记者 谈健 实习记者 谭抒茗;可持续,我们在探索……[N];广东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2 曾艳钰;走向后现代文化多元主义:从罗思和里德看美国犹太、黑人文学的新趋向[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离;论罗思小说中的犹太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梅;当代犹太人的美国梦悲剧[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3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