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赛珍珠现象”的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2:03
【摘要】: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批以赛珍珠为代表的外国人记述中国,向西方介绍,并一举成名,他们的作品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窗口。他们有的记载了在中国的考察经历,有的着墨于中国社会斗争的纪实描写,有的将自己的作品中掺入中国文化的色彩,有的从多角度描写中国社会生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赛珍珠现象”,作为一种新的提法,尚未有文章或著作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其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本文旨在以“赛珍珠现象”为主要视点,从历史的角度剖析赛珍珠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赛珍珠为中西关系交流所做的卓越贡献。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赛珍珠现象阐释。主要通过举例、比较的方法,系统、完整地定位“赛珍珠现象”及其特征。赛珍珠现象即泛指西方人写中国作品的现象,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备历史性、特殊性、全球性三个主要特征。 第二章,赛珍珠现象形成的历史因素。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历史和社会氛围的熏陶、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国际时局的作用,试从国内、国外、国际三个方面来细致分析赛珍珠现象的成因。赛珍珠聊象形成的实质就在于她带给西方读者焕然一新的东方形象,她漫游并考察过东西方的许多国家,而身在两个世界的特殊环境,给了她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历史背景和两种民族感情,这种特殊的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使她把持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所有民族。 第三章,赛珍珠文学作品的历史研读。本章从“介入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和“展示中国传统观念”两个部分展示赛珍珠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史诗般的文献价值。赛珍珠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她的作品,大都以中国为主题。在自己的创作中,赛珍珠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融入作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颇为感人,真实地展现了民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中国近代文化风俗。 第四章,赛珍珠政治文论的历史研读。赛珍珠回美国后,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学界,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以亚洲为主线的书评和文章。这些评论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推进中国教育事业、推动亚洲在世界范围的民主进程。 第五章,结语。将赛珍珠现象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自身曲折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能更充分认识到赛珍珠及其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发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晓星,仲鑫;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姚君伟;;赛珍珠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溯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汪应果;关于赛珍珠研究的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郝素玲;赛珍珠:一位文化边缘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姚君伟;论赛珍珠非小说作品中的文化精神[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朱坤领;;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徐清;赛珍珠小说对乡土中国的发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郭英剑,郝素玲;一部真实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扛鼎之作——论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春蕾;;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传教活动对赛珍珠创作的影响[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2期

10 顾钧;赛珍珠创作中的美国因素[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738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38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