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戈尔丁对人类境况的悲剧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0-07-05 00:24
【摘要】:国内对戈尔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蝇王》一部作品。本文以《蝇王》、《自由堕落》、《金字塔》这三个文本为重点,结合《继承者》、《品彻·马丁》等作品,对戈尔丁的创作尤其是前期创作思想作一个整体上的论述。戈尔丁的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一条隐约可见的思想线,那就是戈尔丁对人类境况的悲剧性意识。这种悲剧性意识主要表现在他总是看到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并进而看到罪恶是挥之不去的,因为意识和罪行相伴而生,而人类的“天真”只是昙花一现的神话。人的堕落不可避免,他们屈从内心的欲望和社会对人成功的评价标准而去不断攫取。人被功利和本能欲望的枷锁套住了,生存是一片混乱,那种单纯快乐、和谐诗意的世界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作品中的主人公即使忽然领悟到自己的生存境况,可他们却发现自己别无选择。因而救赎之路困难重重。所有这些都是戈尔丁对人类境况的悲剧性意识。 本文序言主要介绍了戈尔丁的生平创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现状。第一章分析了戈尔丁以现代的感性形式表现了古老的人性阴暗的命题,着重介绍戈尔丁在《蝇王》、《自由堕落》、《金字塔》中如何以艺术的方式揭开人性阴暗的伤疤,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戈尔丁对人性阴暗原因的深刻体察:人的自我意识和罪行相伴而生,这是人类无法克服的终极性悖论。而天真只是昙花一现。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戈尔丁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悲剧性意识:人的堕落不可避免,生存是一片混乱。第四章则从教育和兴趣、人生经历和文学传统三方面阐述了了戈尔丁这种悲剧性意识形成的原因。第五章探讨了戈尔丁悲剧性意识背后对救赎之路的思考。本文最后的小结概括了戈尔丁作品的意义和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爽;“癫狂”中的清醒[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楠;论《蝇王》对西方传统文化的颠覆[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1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41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