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所罗门之歌》中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

发布时间:2020-07-06 09:05
【摘要】:《所罗门之歌》不仅仅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首部得奖小说,它的出版还使莫里森在公众的心目中由一名前途无量的小说家一跃而成为杰出的美国作家。简单的故事,复杂的人物,这十个字是对《所罗门之歌》的最佳概括。自小说面世以来批评家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和评价。批评方法的多样性和切入角度的多元化突显了小说本身的包容性,但是由于作者是置身于美国主流社会中的黑人女性作家的特殊身份,相当多的评论集中在揭露和声讨西方的白人统治和白人压迫方面,并试图重建一个与主流白人文化对立的黑人传统。 对于这些焦点问题的探讨当然具有重要意义,可是我们不能忽视非洲裔美国人既是非洲裔又是美国人的双重身份。对于他们而言,如何更好地适应美国社会和在其中求生存至关重要。围绕这一问题,《所罗门之歌》向我们展示了三种迥异的生存状态。以梅肯·戴得和露斯·戴得为代表的中产阶级黑人在其地位的上升过程中,被主流西方文化同化,丧失了黑人文化传统,最终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日生活在强烈的不安和异化感之中。与之相反的是以吉他和七日为代表的另外一群黑人。他们沉湎于过去以至无法从对白人的仇恨中抽身。他们陷入自怜和病态复仇欲的牢笼,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他们非但没能守持住黑人传统反而离它越走越远。第三种生存状态,也是莫里森渴望达到的一种是通过奶人实现的。这是一种取黑人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长并将其完美结合的做法。当奶人实现这种结合的时候他同时也实现了长久以来的飞翔梦想,并且这种飞翔是不需要离开地面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6.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t

本文编号:2743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43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