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儒家思想

发布时间:2020-07-08 03:38
【摘要】: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影响和规范着中国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影响了赛珍珠本人,同时它也融入到赛珍珠中国题材的小说中。本文将依据儒家思想中三组重要的关系来探讨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儒学思想。 本文首先讨论三部曲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天人合一。天既包括客观的大自然,也指涉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存在。《大地》里人与土地在物质上的和谐和精神上的不可分割体现了儒家思想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部曲里由王龙扎根于土地到王虎离开土地再到王原回到土地的安排体现了赛珍珠对人应该扎根于土地的信念的肯定。 三部曲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三纲对人际关系的要求是一致的,三纲是儒家思想里对父子关系,君臣关系(泛指地位高和地位低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夫妇关系的规范原则。五常“仁义礼智信”也是对人们思想和道德的重要评价标准,在三部曲里也有体现。 三部曲里亦多次涉及王龙三代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对所谓的天和其他的神没有绝对的信仰,相反他们更相信只有人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揭示了中国人精神的最终归宿。这与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哲学并强调自我修身是一致的。而赛珍珠在自己的自传里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儒家思想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人只有努力作到这些才能实现中庸之道,才能实现儒家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在三部曲里只有那些达到和谐实现中庸之道的人才实现了自我超越和人生的价值,这一点证明了赛珍珠对中庸理想的向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利;;对韩宣传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青年记者;2006年10期

2 苏明海;;梭罗的哲学思想与儒家思想之比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杜江先;;儒家的“德治”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滕峰丽;;回归传统:戴季陶的儒家思想[J];理论月刊;2006年11期

5 唐莉;胡碧玉;;浅析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金明华;;中韩谚语中的女性文化透视[J];文教资料;2010年23期

7 王敬萍;;如何发挥孔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8 高武斌;;论夏侯湛的思想特征[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9 赵莎莎;;论初唐四杰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10 杨胜宽;;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文化传统的升华反思之一[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涛;;闽赣地方神崇拜与思考[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卢明;;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创新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崔梅;;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共关系[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5 杨肇焱;;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8 王文光;;儒家思想在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槐;;社会转型与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刘汉光;;浅论儒家思想对我国生态型诗学的构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2 徐从桉;儒家思想左右中国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丁海燕;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N];济宁日报;2006年

4 《商务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星斗;建立现代儒家企业制度[N];商务时报;2007年

5 泰达荷银投资总监 刘青山;儒家宽容与投资和谐[N];证券时报;2006年

6 许嘉璐;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大视野看儒学复兴[N];北京日报;2007年

7 郑任钊;子部之儒家[N];光明日报;2006年

8 梁瑛;儒家思想如何应用于现代?[N];深圳商报;2006年

9 林甘泉;“儒化中国”行不通[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同心;企业文化与中国儒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7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综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英;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儒家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崔洁;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广勇;陆贾《新语》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5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6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牟正甫;章士钊儒家特征的民主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刚;辽上京兴建的历史背景及其都城规划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郗泽宁;儒家思想与大学生守法意识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张超;张衡诗文中儒道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6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46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