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对《戴家嬷嬷》中百衲被主题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21:06
【摘要】: 格雷利亚·内勒是继艾丽斯·沃克和托妮·莫里森之后美国最负盛名的黑人女作家。1982年创作至今,她已出版了五部小说及多部散文集,并于1983年获得美国图书奖。同时,她的小说四部曲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并日益成为文学界的研究重点。内勒的第三部小说《戴家嬷嬷》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将黑人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伴随着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黑人女权主义批评也随之以独立的面貌崛起于美国评论界。80年代早期,艾丽斯·沃克提出了“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并将黑人性,妇女性及整体性作为理论根基。其女性主义生存观不仅强调个体和种族的完整性,还强调了人的发展成长、妇女间的团结及男性发展成长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同时,将妇女斗争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同男性建立平等和谐关系,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全人类的生存与完整。该理论不仅丰富了女权主义批评内涵,而且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力图运用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对《戴家嬷嬷》进行深入文本分析,旨在探索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体验,身份求证和心路历程。内勒以女性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非洲女性传统艺术——百衲被的美学思想为载体,成功地将黑人性、妇女性及整体性原则有机缝合在一起。她首先将对黑人文化的关注带到了创作的中心,打破了白人主流而黑人边缘的文化价值体系。面对黑白文化冲突,内勒倡导植根传统,拥有自我。同时,她克服了黑人女性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边缘化身份危机,进一步探索母性力量、姐妹情谊在黑人社区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探索不仅消解了父权制度和种族压迫,更有助于美国黑人女性在保存文化传统的同时寻求身份认证和拓展主体性。此外,内勒从女性主义整体性视角出发,既关注黑人民族的生活境遇,又关照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从而将民族、人类和自然有机结合,再现百衲被艺术的美学价值。 作为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杰出代表,格雷利亚·内勒以特殊的双重身份体验为依托,以民族文化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弱势群体或多重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最终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这种以文学探索生存意义的深度写作引领黑人种族文化步入世界艺术的殿堂。因此,《戴家嬷嬷》堪称为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典范之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锡麟;美国黑人美学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01期

2 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778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78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