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上春树对菲茨杰拉德的接受
发布时间:2020-08-04 08:11
【摘要】: 本文将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与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并置,在宏观与微观的紧密结合中,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问题。全文共分五部分: 一、审美享受中的认同与接受。探讨了村上本人对菲茨杰拉德的认同表现和激发这种共鸣状态的原因,时代和家庭的特殊氛围造就了村上接受菲氏的前期基础,共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历加之美学趣味的一致使文学影响在享受性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产生。 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凝神观照。菲茨杰拉德在“写什么”方面对村上春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其将审美的视域锁定在现代都市人生上。对特定时代氛围的再现、都市人精神状态和情绪感受、追寻的主题,既是影响得以发散的通道,也是接受的几个主要层面。 三、创作理念的更新。创作理念的更新是体现菲茨杰拉德与村上春树在影响与接受关系的又一个层面。走入这一层面,剖析这一层面,对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样极具意义。抛开传统,更新小说创作理念,让自己的创作以全新风貌示人,这是村上春树赢得读者普遍喜爱与认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理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叙事的距离与尺度、小说与音乐艺术的交叉、美国与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等三个方面,而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流动着菲茨杰拉的的影响。 四、文体的突破与创新。村上春树在小说创作中异常重视文体,这种重视也是直接源于菲茨杰拉德的影响,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叙事技巧的借鉴;浓郁的象征色彩甚至是寓言色彩;语言的创新追求。村上将菲氏的理念有机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成功避免了传统私小说的不足,从而拓展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五、村上式的独特新质。分析总结了村上式的创造,既没有完全西化,也脱离了本民族传统的桎梏,由此独树一帜,融合了西方的道具和东方的精神,获得辉煌的成就。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313
本文编号:2780285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31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秀青;村上春树和他的“青春三部曲”[D];山东大学;2010年
2 占英;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人物的迷惘性[D];暨南大学;2010年
3 陈雪媛;论《1Q84》中日本文学传统因素与后现代特征的杂糅[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0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8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