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84》对于极权主义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0-08-15 12:17
【摘要】: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终其一生,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政治、评论政治。《一九八四》是英国文学中一部重要的反极权主义的政治小说,总结了作者一生对于政治的思考,集中体现他“让政治写作成为艺术”的文学理想。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深入揭示了极权政治的表现形态,极权主义对于人性的戕害,同时也表现了个体对于极权主义的反抗。对于现代政治中极权主义的表现使该小说成为富于文学魅力的政治创作文本。 本文联系乔治·奥威尔的有关著述,同时借助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学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的一些观点,集中阐述《一九八四》对于极权主义的表现。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阐述了《一九八四》所表现和批判的极权主义的特征和表现形态。小说冷峻地揭示了现代极权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特点及目的,以及战争如何成为对内极权统治的有效方式;叙述了现代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现代科技知识如何为极权主义所用;揭示了极权主义国家机器运行的规律、组织的原则、行动的方式和自我合法化的逻辑。 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阶级结构,探讨了极权主义政治与人性的关系。小说揭示了极权主义政治对各阶层的精神戕害;既写出了极权主义的人性根基,也写出了极权意志下各社会阶层的精神状态,体现出人性的畸变、沉沦。 第三章分析了《一九八四》中对极权主义的反抗与革命。小说描述了反抗极权主义的三种形态:思想犯罪;身体反抗;加入秘密革命组织。尽管所有的反抗都失败了,但反抗本身仍彰显了人性的力量与光辉。在小说中,奥威尔认为战胜极权主义的希望在无产者身上。小说还对现代革命进行了反思,揭示了革命潜伏着的内在的极权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
本文编号:2794099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殷艳芳;从幻想到幻灭:《乌托邦》和《一九八四》的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路;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下的《一九八四》[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春丽;试论《一九八四》的极权主义表现及影响[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9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