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勃佐夫的抒情诗
发布时间:2020-08-17 08:21
【摘要】: 英年早逝的俄罗斯当代诗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鲁勃佐夫(1936 1971),常常被人认为是二十世纪后期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诗集有《抒情诗》(1965)、《田野之星》(1967)、《心灵保留着》(1969)、《松涛回荡》(1970)和死后出版的《绿色鲜花》(1972)。尽管他的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数年,然而七十年代仍然可以说是俄罗斯诗坛中的鲁勃佐夫年代,文学报刊上关于他的评论难以计数,著名评论家科日诺夫还专门写了关于他的专著,他的作品在他死后继续大量出版和重版。 鲁勃佐夫的诗歌创作多以农村、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为题材,抒发瞬间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冲动,诗歌笔触细腻、优美,洋溢着作者对故乡、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然而,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以及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国内对鲁勃佐夫这样一位优秀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和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其诗歌的具体分析,阐述其诗歌世界的主题特色和艺术特点,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本文的介绍,让国内的读者对鲁勃佐夫及其诗歌有更为全面和客观一些的了解。 本文共分为四章:引言、第一章、第二章和结束语部分。 引言部分简述了鲁勃佐夫的创作历程和成果,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大致结构,指出了诗人在其创作主题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深刻地揭示出了50-60年代俄罗斯农村生活最尖锐的矛盾,并将这一矛盾贯穿于其创作主题的始终。本文整理了俄罗斯本国学者对诗人进行研究的历史,阐述了鲁勃佐夫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引导出正文部分的论述。 第一章“鲁勃佐夫的艺术世界”共分为三个小节:1)城市与乡村、2)祖国与道 路、3)时间与历史。 第一小节“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内容:有人认为鲁勃佐夫的诗歌大多是描写农村、日常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的,因此将他归为“农村诗派”,然而本文作者通过对其作品题材的归类和初步研究后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鲁勃佐夫的抒情诗中也有不少描写城市生活和景色的。在这些描写城市的诗歌中,诗人常常将浪漫主义成份纳入对现实的白描中去,这种手法使得城市中较之乡村乏味得多的自然景色同样具有了深深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此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鲁勃佐夫关于城乡关系的诗中,他不像其他许多诗人作家那样谴责城市,也没有仅仅因为现代文明的成果如铁路等进入农村就表示悲哀或愤怒,诗人对待城市的心态是矛盾的,但是他在热爱纯粹的大自然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12
本文编号:2795064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12
本文编号:2795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9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