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奈斯神话:后女性主义重读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瑛;;琪客文学与后女性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3期
2 戴雪红;;后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判——身体的哲学剖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6期
3 朱晓映;;“怜子圣母”与“祸水红颜”的交战——从《乔·琴科的安慰》看澳大利亚后女性主义症候[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何李新;;《三色》中的后女性主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孙志楠;郭晶;;《光辉灿烂的道路》的后女性主义透视[J];学术交流;2013年07期
6 林力丹;;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伍尔夫、德雷布和卡特[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2年01期
7 万益;;虚拟本体论与有关意义的后女性主义诠释[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8 贺安芳;;后女性主义社会的女性自塑——从《心灵之罪》到《晚安母亲》再到《海蒂编年史》[J];四川戏剧;2007年02期
9 吴思霖;;女性如何被塑造[J];青春岁月;2013年18期
10 宋海蟾;尹域;;《我爱贝克汉姆》的后女性主义人文精神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当代女性电影的后女性主义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连瑞;安吉拉·麦克罗比的后女性主义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李昀;普奈斯神话:后女性主义重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刘春雪;芭比娃娃[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徐佩玲;泰国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中女性形象及后女性主义叙事解析[D];重庆大学;2006年
5 唐雨;后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之旅:五个关键词的译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8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9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