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的“作者形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2 张建华;洞察社会、凝视灵魂、解读人生的艺术杰作——开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新的审美空间[J];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3 张兴宇;;试析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舞会之后》的“作者形象”[J];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敏娜;;文学作品中温暖的乡音——浅谈方言与文学作品的结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韦星;;从句法运用看文风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赵丹;双重的叙述与多元的话语——《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的叙述学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4 凌建侯;;俄国语言学诗学流派[J];俄罗斯文艺;2006年01期
5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6 窦修琴;;构筑维索茨基诗歌中“潜台词”的修辞手段[J];俄语学习;2009年03期
7 周峰;;试析《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反复手法[J];俄语学习;2010年01期
8 余芳;;文学作品中人名的寓意[J];俄语学习;2011年04期
9 杨鹏;;《伊泽吉尔老婆子》的语言风格[J];俄语学习;2012年02期
10 纪薇;;管窥《罗斯记游》中的作者形象[J];俄语学习;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俭伟;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宋春香;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慧琴;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天梨;葛尔乐朝克图及其小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淑梅;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晓莹;阿赫玛托娃早期诗歌的修辞特色[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华;俄语文艺语体语篇中的反义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丁禹男;阿赫玛托娃《芦苇集》中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某些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章芳青;林斤澜“新笔记小说”文体初探[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娟莉;西方影响与张抗抗的小说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妍;白银时代背景下的高尔基与象征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璇;高健翻译理论探微[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赵丹丹;基于可及性理论的英汉回指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邱宏;杨绛《洗澡》:对话性与文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颖;;维诺格拉多夫与成语类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2 张兴宇;;试析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舞会之后》的“作者形象”[J];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01期
3 郅友昌;侯丽红;;维诺格拉多夫及其语言学思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伊甸园式的苏维埃波普艺术[N];美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俭伟;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月;俄语中的同音异义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娜佳;汉语俄语感叹词对比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4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3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