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由行定——《夜色温柔》中性别错乱初探
【文章目录】:
一、迪克·戴弗尔——一个阴柔的美国男人
二、巴比·沃伦——一个阳刚的美国女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胡天赋;;菲茨杰拉德的厌女症——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06年18期
3 张志;;情感现象学视觉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肖明文;;盖茨比与他的美国梦——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解读[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远威;菲茨杰拉德沦为消费社会受害者的历程及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余烈全;社会铸就的“昙花”[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纪洁萍;《夜色温柔》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翠萍;从伊登、盖茨比和洛曼之死透析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D];安徽大学;2005年
6 陈喜华;盖茨比和迪克病态自恋精神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永恒;村上春树对F·S·菲茨杰拉德的接受[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晓黎;《夜色温柔》中迪克堕落的社会心理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谢柳春;从文体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D];福州大学;2006年
10 罗晓燕;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国威;;从叙述视角看《夜色温柔》中的性别政治[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斯琪;迪克·丹佛与菲茨杰拉德之人格结构对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郎琪杰;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青年文化”[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晶晶;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3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4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