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史诗故事、佛典文献与毛毯绘画
发布时间:2020-10-17 12:30
从民俗叙事学的角度,对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玛纳斯》在新疆南疆地区流传的史诗故事、记录于南疆的佛典文献和出土于南疆的洛浦毛毯,总之在南疆这个相对确定的地区范围内,展开"跨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讨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理解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统一国家,在国家内部存在着发展程度不一的、不平衡的文化多样性。在某些地区或某些范围内,多元文化的距离比较突出;但在有的地区或某些范围内,多元文化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在有的地区和有的范围内,多元文化的界限还十分模糊,其内外元素聚合,叙事类型融汇,自成一体,流传于南疆这批资料正呈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它经历过口头、书面、社会内部与跨文化的互动,但各种互动都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又建立了"文化间距"与"文化自觉"两者共存的地方文化传统,正是这个传统,对《玛纳斯》世界非遗的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开展这一个案研究,有利于我们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补充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论,促进国家文化建设。
【文章目录】:
一、信仰故事、《玛纳斯》史诗故事与佛典文献
(一) 屈支国 (今库车)
(二) 跋禄迦国 (今阿克苏)
(三) 阿耆尼国 (今焉耆)
(四) 瞿萨旦那国 (今和田)
二、毛毯绘画与新疆史诗故事
(一) 根据段晴的南疆毛毯故事叙事编制类型和母题
(二) 根据段晴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故事描述要点编制类型和母题
(三) 现代南疆流传的同类故事分析
结论
本文编号:2844779
【文章目录】:
一、信仰故事、《玛纳斯》史诗故事与佛典文献
(一) 屈支国 (今库车)
(二) 跋禄迦国 (今阿克苏)
(三) 阿耆尼国 (今焉耆)
(四) 瞿萨旦那国 (今和田)
二、毛毯绘画与新疆史诗故事
(一) 根据段晴的南疆毛毯故事叙事编制类型和母题
(二) 根据段晴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故事描述要点编制类型和母题
(三) 现代南疆流传的同类故事分析
结论
本文编号:2844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4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