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最蓝的眼睛》中的“观看”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

发布时间:2020-10-26 14:56
【摘要】: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为主要分析文本,分析消费主义掩盖下文化霸权作用机制,深化对主体建构模式与文化身份概念的理解,探讨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思考文化身份的问题。 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本文论题的研究背景与拟采用的理论框架,说明本文的写作意图。 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探讨20世纪40年代初消费主义及视觉文化在美国北方混居社区是如何在小说文本中再现的,并对其进行文化批评式解读。 第二、第三章试用文化研究理论中对“观看”与主体建构关系的描述,解读小说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文化认同模式或机制,借用相关理论从心理的维度到身体的维度来分析霸权文化下小说人物的主体建构与身份危机。第二章试分析诉诸视觉的霸权文化如何对黑人主体建构产生毁灭性冲击力。第三章试分析小说人物如何对霸权文化进行策略上的有效抵制从而获得主体建构的某种可能性。 最后一部分为本论文小结。本章主要在综述前文的基础上,评述莫里森对种族、性别、文化等主题的思索。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Signs, Signs Everywhere
    1.1 The City of Signs
    1.2 Promises of the American Dream
    1.3 Promises of the Dream of Miss America
Chapter 2 Aborted Subjectivities
    2.1 The Mirror on the Wall: Pecola and the Gaze
    2.2 Imitation of Life: Pauline and Hollywood Classic Cinema
    2.3 I Perform Therefore I am: Geraldine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Chapter 3 Radical Alternative Subjectivity
    3.1 The Oppositional Gaze
    3.2 Truth in Timber
    3.3 Story-Telling as Empowerment
Conclusion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J];艺术·生活;2006年03期

2 何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与视觉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7期

3 张喆;王艳蕊;;论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无法摒弃现代性的后现代性视觉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4 程舟珊;;渔民画的视觉文化——有感于舟山渔民画的原创精神[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何晓佑;;刘同亮“韩国印象”设计作品展札记之二[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6 李硕;;谈图文关系与视觉文化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7 李茂宁;玄颖双;;“看”的多重语义分析[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6期

8 杨学森;;论奇观电影[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盛希希;;浅论美术学院教学体制存在的问题[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10 徐荣伟;;趋向大众化的影像视觉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3 胡俊;早期现代欧洲“中国风”视觉文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5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斌宁;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7 郭红梅;二十世纪早期西方视觉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静;《最蓝的眼睛》中的“观看”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周蓉;信息技术支撑下基础学力“读写算”的意义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迟强;广告文本的视觉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詹道勇;“看”与“炫”的快舞[D];安徽大学;2010年

5 黄啟凯;穿越图像的力量[D];河南大学;2010年

6 丁升华;詹姆逊的文化转向理论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月娟;视觉文化的商业化与其自身发展的相互关系[D];新疆大学;2007年

8 于秀;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负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徐扬;论视觉素养与高师美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85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