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性别的建构与重建—《奥兰多》在社会性别化中的阐释

发布时间:2020-10-27 02:09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她在刻画人物心理世界方面,把握的丝丝入扣,入木三分,这使得她在当时的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由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性别研究掀起热潮,伍尔夫的小说和散文受到了文坛极大关注,而她的奥兰多这部作品对思考性别的社会建构进行了深刻剖析。 以往的研究者大多采用双性同体的理论来研究奥兰多这部作品,却忽视了在这本小说里社会对人的发展起到的建构作用。本文试着探讨主人公奥兰多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被重建的,并且认为性别在建构过程中,女人是处于从属地位。而这一论点是建立在朱迪斯·洛伯的社会性别建构理论之上。她认为:就个人来说,性别意味着相同,而对于社会来说,性别意味着不平等。文中通过对性别自然性的否定和藐视,引发出耐人寻味的思考,并从细节的描述中探索了小说主人公性别如何被社会建构。显然,主人公的神秘变性也为本文进行性别的社会建构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而且小说中的换装也直接展示了这一论点,并同时证明了性别的流动性,而这个流动性为奥兰多的重建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这篇论文特别强调了双性同体的奥兰多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人物,而是一个被建构了四个世纪的性别社会化的人物。因此,奥兰多的双性同体就是有意识习得的身份,表明了这是一个具有双性同体身份的奥兰多,而且她的婚姻作为一个社会产物也为她的双性同体注入一股强大的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本文尝试着去领会个体是随着社会规范(social expectations)和模式的变迁而被建构和重建的,因为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断的被生产和再生产的。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Theory
    3.1 Judith Lorber'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3.2 The Relation of Sex and Gender
Chapter 4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4.1 Defiance with "Natural" Gender Norms
    4.2 Clothing-The Fluidity of Gender
Chapter 5 Reconstruction of Gender
    5.1 Impact of Society on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Orlando
    5.2 Impact of Society on Reconstruction of Androgynous Orlando
        5.2.1 Marriage-A Symbol to yield to the society
        5.2.2 The Twentieth Century-A Mature Age to Reconstruct Androgynous Orlando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贝填字[J];当代体育;2011年24期

2 王欣;李晓利;;从女性边缘化走向两性交融——弗吉尼亚·伍尔夫《奥兰多》“双性同体”观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阳光之州”佛罗里达[J];航空港;2011年08期

4 小草;;姚明的新搭档麦克格雷迪[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4期

5 ;科视NITRO解决方案获得最具创意新产品大奖[J];现代电影技术;2011年08期

6 江城子;王松涛;;沙奎尔·奥尼尔 生活才刚刚开始[J];当代体育;2011年32期

7 ;回力鞋的故事[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1年06期

8 Amy Swanson King;小狐;;哈利·波特主题公园——走进奇幻魔法世界[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1年07期

9 关诗;;有一种情结叫做海盗情结[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10 E伯爵;潘广维;;时间的血[J];今古传奇(奇幻版下半月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布家荣;中国花卉产业链中的性别角色组成、性别主流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赵中华;区域旅游的交通组织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李渝风;他者的形象:质疑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1980—1999)[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6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丹;《奥兰多》——超越性别,走向自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琦超;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理想在奥兰多身上的体现[D];郑州大学;2010年

3 Quan Lih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4 路月阳;[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亚明;[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莉;[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可可;无限自我:《奥兰多》中的双性同体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佳妮;《奥兰多》中文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徐桂艳;对《奥兰多》中“双性共体”思想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郑炜丽;“双性同体”与弗吉尼亚·伍尔夫[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7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7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