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与《圣经》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611.07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荆棘鸟》整体结构与主要人物关系解读
第一节 《荆棘鸟》整体结构的象征
第二节 《荆棘鸟》主要人物关系解读
一、父与子
二、蛇与人
三、亚当与夏娃
第二章 《荆棘鸟》的局部形象与《圣经》的关系
第一节 替罪羊形象
一、戴恩—祖先及父母过错的替罪羊
二、自身负疚感和坚韧献身意识的替罪羊
第二节 荆棘鸟形象
一、“荆棘鸟”的寓意
二、三只“荆棘鸟”
1、菲奥娜
2、拉尔夫
3、梅吉
第三章 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对基督教的批判与继承
第一节 作家对传统基督教信念与文化的批判
一、禁欲主义思想
二、宗教的伪善
第二节 作家对传统基督教信念与文化的继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梦聪;;试析《荆棘鸟》中的宗教意识[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2 姜桂贤;;圣经中爱的呼唤[J];中国天主教;2011年03期
3 朱成玉;;《圣经》里落下的雪[J];读者(原创版);2007年07期
4 张宇;;生如夏花般的歌声——评《荆棘鸟》[J];神州;2011年19期
5 马伟莲;赵翠玲;;荆棘之爱——试分析《荆棘鸟》中菲奥娜的爱情自主意识[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任东升;马月兰;;圣经与西方电影[J];世界文化;2011年07期
7 赵光清;;尽管汗牛充栋,还是有话想说[J];科学与无神论;2011年04期
8 魏萍;;浅析圣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9 孟姝怡;;《荆棘鸟》中的女性色彩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10 李升炜;;《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阐释[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海娟;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2 郝国昆;西方天主教伦理观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4 董江阳;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尹丕安;R-A-C-C架构:《圣经》隐喻阐释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江岩;天人之际与神人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邢梅;《圣经》官话和合本句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邱文平;犹太人早期上帝观念的历史演变[D];复旦大学;2006年
9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艳;神学批判的终结与现实批判的开端[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小娟;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D];河南大学;2004年
2 和建伟;《荆棘鸟》与《圣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赵军涛;雪莱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陈琛;威廉·福克纳的圣经情结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体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旭虹;手按《圣经》,心向天主[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D];西北大学;2007年
7 范璀莹;弥尔顿的自由观论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岚;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圣经文化引入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薛媛;尤金·奥尼尔与民族背景和宗教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姗姗;走下历史神坛的但以理[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7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