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尔德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发布时间:2020-12-21 10:24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他短暂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作品写到或提到死亡的地方却很多。通过深入研究他作品中反复书写的死亡片段,我们认为王尔德对死亡有自己特殊的看法。他认为死亡是两种生命形式的转换,是再生。同时,死亡也是爱的实现方式。他的这种死亡意识的产生与长期受到基督教死亡意识的影响和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而他对死亡的独特认识是构成他作品凄美意境的重要因素。论文分三章来论述。第一章主要讨论王尔德死亡意识的具体内涵。王尔德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或者消失,而是两种生命形式的转换,是再生。死亡也是爱的实现方式。当爱在现实社会中遇到障碍,不能实现的时候,死是唯一可以跨越障碍的解决办法。死也可以使爱升华为永恒。第二章从艺术的角度讨论王尔德死亡意识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论文认为王尔德一方面选择一些平常审美倾向中很美的意象,比如月亮、玫瑰等,并将这些意象与死亡相连,营造出凄美的死亡意境。另一方面又用平静客观的叙事来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这就很好的表达了他死亡意识中的死是再生,死是爱的实现的观点。第三章则从王尔德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独特生命体验中,去追寻他死亡意识产生的原因。论...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死亡意识的概念界定
二、 王尔德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内涵
第一节 死是再生
第二节 死是爱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凄美的意象
第二节 平静超然的叙述
第三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来源
第一节 基督教死亡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 痛苦爱欲的升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美学[J]. 李隽. 湘南学院学报. 2012(03)
[2]浅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J]. 马春蕾,张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3]浅谈《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王尔德对人性灵魂的塑造[J]. 高昊欣. 名作欣赏. 2011(36)
[4]《莎乐美》:王尔德“去英国化”的一部作品[J]. 刘晋.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4)
[5]多重身份下的多重焦虑——解析王尔德的《莎乐美》[J]. 吴桂辉. 戏剧文学. 2011(08)
[6]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颠覆性[J]. 陈莉莎,姚佩芝.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1)
[7]论王尔德童话的悲观色彩[J]. 刘紫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8]奥斯卡·王尔德与宗教审美化问题[J]. 陈瑞红.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4)
[9]《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序[J]. 聂珍钊. 世界文学评论. 2009(02)
[10]论基督教与悲剧的关系[J]. 肖四新. 中州大学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 钟艳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 朱彤.北京语言大学 2009
[3]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 刘茂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王尔德喜剧研究[D]. 吴学平.上海师范大学 2007
[5]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 陈民.南京师范大学 2005
[6]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 张介明.上海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尔德悲剧意识研究[D]. 孙岚.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西方古典悲剧中的死亡之美[D]. 郝二涛.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论童话中的死亡叙事[D]. 李扬.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论王尔德童话中真善圣的伦理因素[D]. 高梦尧.合肥工业大学 2012
[5]论哈代小说的死亡意识[D]. 于雪莲.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康拉德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析[D]. 王琦.江南大学 2011
[7]芥川龙之介死亡意识研究[D]. 张冰冰.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论王尔德作品中的死亡叙事[D]. 郑少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0
[9]论福楼拜小说的死亡意识[D]. 段建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 陈星君.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9670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死亡意识的概念界定
二、 王尔德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内涵
第一节 死是再生
第二节 死是爱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凄美的意象
第二节 平静超然的叙述
第三章 王尔德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来源
第一节 基督教死亡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 痛苦爱欲的升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美学[J]. 李隽. 湘南学院学报. 2012(03)
[2]浅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J]. 马春蕾,张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3]浅谈《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王尔德对人性灵魂的塑造[J]. 高昊欣. 名作欣赏. 2011(36)
[4]《莎乐美》:王尔德“去英国化”的一部作品[J]. 刘晋.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4)
[5]多重身份下的多重焦虑——解析王尔德的《莎乐美》[J]. 吴桂辉. 戏剧文学. 2011(08)
[6]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的颠覆性[J]. 陈莉莎,姚佩芝.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1)
[7]论王尔德童话的悲观色彩[J]. 刘紫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8]奥斯卡·王尔德与宗教审美化问题[J]. 陈瑞红.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4)
[9]《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序[J]. 聂珍钊. 世界文学评论. 2009(02)
[10]论基督教与悲剧的关系[J]. 肖四新. 中州大学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 钟艳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 朱彤.北京语言大学 2009
[3]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 刘茂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王尔德喜剧研究[D]. 吴学平.上海师范大学 2007
[5]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 陈民.南京师范大学 2005
[6]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 张介明.上海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尔德悲剧意识研究[D]. 孙岚.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西方古典悲剧中的死亡之美[D]. 郝二涛.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论童话中的死亡叙事[D]. 李扬.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论王尔德童话中真善圣的伦理因素[D]. 高梦尧.合肥工业大学 2012
[5]论哈代小说的死亡意识[D]. 于雪莲.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康拉德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析[D]. 王琦.江南大学 2011
[7]芥川龙之介死亡意识研究[D]. 张冰冰.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论王尔德作品中的死亡叙事[D]. 郑少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0
[9]论福楼拜小说的死亡意识[D]. 段建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 陈星君.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9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2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