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差异——觉醒、救赎与超人主题在鲁迅和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变奏
发布时间:2022-01-08 14:24
日本文学界吸收鲁迅的文学理念,并将其用于文学实践,大江健三郎应是其中之一。鲁迅对大江文学的影响究其根底应为思想层面的,不过也有文学形式上的,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大江健三郎70年代的小说《需要献祭之男吗》也是描绘了一个人吃人的世界,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小说所表现的觉醒、救赎与超人的主题,在接受了鲁迅影响的同时,表现了别样的色彩。同时,大江的"重复中存在差异"的文学理念开始出现在小说中。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罪恶的根源
二、觉醒与救赎
三、“超人”行动的失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复与修正:性别、种族、阶级主题在《看不见的人》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变奏[J]. 赵文书.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3)
博士论文
[1]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 王新新.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76715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罪恶的根源
二、觉醒与救赎
三、“超人”行动的失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复与修正:性别、种族、阶级主题在《看不见的人》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变奏[J]. 赵文书.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3)
博士论文
[1]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 王新新.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76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7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