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越南古代汉文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1:28

  本文关键词:越南古代汉文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越南 汉文小说 中国人 形象研究


【摘要】:越南古代汉文小说既受中国古代文化和小说传统的深刻影响,又是越南民族文化的自我书写。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中国人形象作为越南社会的整体想象大量出现在越南古代汉文小说中,并显示出在东亚汉文化圈内部、中越关系的历史语境下其独特的生成动因与建构过程,寄托了越南民族的主体性思辨与多重阐释,是越南民族建构自我形象的复杂投射。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关键词】越南 汉文小说 中国人 形象研究
【分类号】:I333.074
【正文快照】: 中越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由于长期没有民族文字,加之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汉语文学一直是越南古代文坛的主流。越南古代汉语文学塑造了不少中国人形象,特别是小说,与诗词文赋相比,因其虚构故事的特点,能够更全面地体现越南古代社会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想象。以跨文化的视野解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绍泉;文郎国质疑[J];史学月刊;1981年03期

2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孟华;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4期

3 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小宇;;“雷神”小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郭亮亮;段鸣鸣;;形象的焦虑——中国早期电影语境中民族情绪的一种缘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孟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试论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杨叶;;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互动性理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徐宝锋;;《礼记》伦理的主体层次[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6 韩林;;侠文化视野中的胡人形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刘振宁;;文化本位 跨际书写——柏格理视野中的汉民族及其文化形象探析[J];当代文坛;2011年02期

8 王晶波;;《叶净能诗》“喝太阳海水时向逆流”语义辨正[J];敦煌学辑刊;2009年03期

9 王晶波;;说“喝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02期

10 王超超;越南东山文化及其起源的有关问题概述[J];东南亚;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龚芳敏;;土家歌谣与土家族的形象建构[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靳琦;;中医“治未病”说略[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黎明;;中国古代“禁伐”思想中的生态意识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4 王立;;明清通俗小说异族女性群像的形象学分析[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5 黄世杰;;交趾政治史上的五种图式[A];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C];2009年

6 张增祺;;略论铜鼓的起源与传播[A];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少华;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7 刘鹏;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武金勇;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燕梅;唐代航海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丰;《黄帝内经》医学用语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任新玉;巫山神女神话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雪娇;上古至中古登陟类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李金阳;论《抱朴子内篇》与嵇康之关系[D];郑州大学;2011年

6 冷金兰;《淮南子》无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邸维寅;《淮南子》与《论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于晏如;“时空”视角下的庄子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曦;古代诗稗中嫦娥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慧玲;《搜神记》之“怪”研究—死而复生[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让-马克·莫哈,孟华;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2 让-马克·莫哈,孟华;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续)[J];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2期

3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孟华;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知常,陈小坚;南京城市形象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5期

2 柯惠新;赵静;邹玲;陈锐;;奥运背景下的中国人形象研究[J];对外传播;2009年04期

3 李兴阳;;“流动农民”的个人现代性与多重文化体验——新世纪乡土电视剧中的“流动农民”形象研究[J];中国电视;2014年01期

4 王利红;形象研究的意义——评鲍绍霖著《文明的憧憬》[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5 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索[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1年00期

6 钟新;彭大伟;;马克林谈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解读[J];对外传播;2012年11期

7 叶小舟;;网络视频中的负面富人形象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6期

8 张苏敏;;香港媒体中的天津城市形象研究——基于“核心要素契合度比较法”的分析[J];城市;2011年07期

9 孙晓昕;;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作坊”与“学院”形象研究[J];美苑;2014年02期

10 崔建勋;;基于文脉视野的区域旅游形象研究——以河南省旅游形象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现代旅游产业形象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孙霞云 潘明 周燕华;塑造[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2 记者 叶小静;创新世界温州人文化[N];温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晓冬;天马与中国汉代雕塑艺术中马的形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杉;电视女性栏目中女性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宛初;建国后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吴星;2008-2010年中国报纸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珏;新时期军旅剧中军嫂形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杨帆;法国右翼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吕旭峰;中国当代流行文化中的“精英人物”视觉形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金明磊;汉代龙形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8 施小冬;媒介视域与乡村视域中的大学生“村官”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育帅;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10 刘海韵;当前纸媒中的西藏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7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67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