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森槐南词的苏辛气派

发布时间:2017-08-02 03:00

  本文关键词:森槐南词的苏辛气派


  更多相关文章: 森槐南 苏轼 辛弃疾 比较研究


【摘要】: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文学,为人类的进步奉献了自己的珍藏,对亚洲特别是对东北亚产生过尤为深钜的影响。这种影响,接受国日本的学者比之为"阳光"。日本填词之学,就是直接吸取这"阳光"而诞生的新兴文学样式。明治时期是日本词学的黄金时期。森槐南是这一时期"首屈一指"的词人。他突破传统观点的束缚,卓然特立地追摹苏轼、辛弃疾而进行新人耳目的创作:拓展题材,以词悯农;冲决体式,以词代柬;新变手法,以词畅怀。同时,他还在理论上崇尚苏轼、辛弃疾:独表心志以接武东坡;比拟苏辛如天孙织锦;标举作品为推称范例。这些别开生面之举,不仅在日本填词史上具有重大功绩,而且在中日文学关系史上也是值得重视的一页。可惜至今对其研究者为数寥寥。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森槐南 苏轼 辛弃疾 比较研究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曾经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文学,不仅哺育了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华民族,而且为人类的进步奉献了自己的珍藏,对亚洲特别是对东北亚诸国产生过尤为深钜的影响。这种影响,接受国日本的学者曾比之为“阳光”。如神田喜一郎在其名著《日本填词史话》中,开篇就写道:“来自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爱;;对唐宋词中珍惜时间词篇的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卢春风;;李清照词的花缘和闺阁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4 杨琪;周晓琳;;空灵寂美出白石——与周邦彦词比较中看姜夔词第三种境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严岩;;以枯木之心,幻出葩华——观向子婒恋花情结兼论《江南新词》词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陈玉凤;;浅论苏轼词之“兴观群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胡敦飞;;南宋词人赵功可考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白璐;;唐诗宋词中“西楼”内涵的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振泰;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之观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石志鸟;;论苏门四学士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伟勇;;宋词笺注之典范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校正——以“卷三”为例[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谢永芳;;近世广东词坛的词体研究[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尊明;;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莫苏;;释《尔雅·释器》“灭谓之点”[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晓红;宋代帖子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俊芬;宋词与苏杭[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孟洋;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童霏;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庆梅;丁耀亢戏曲作品民俗描写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波;接受视野中的黄庭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永利;浅论朱淑真其人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永桦;周密休闲思想及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唐李佩;傅庚生先生与唐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乐;北宋恋情词心理观照[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枣庄;;“赤壁何须问出处”——中日韩赤壁之游[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3期

2 张红红;王林博;封娜;;浅谈弥尔顿与苏东坡悼亡诗比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傅怡静,谷曙光;抵牾与共识:苏轼与莱辛之诗画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艳萍;;韩国高丽文学对苏轼及其诗文的接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徐李;;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与弥尔顿的《梦亡妻》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9年29期

6 章亚琼;;苏轼与弥尔顿两首悼亡诗比较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哲;;消解异化——对苏轼与罗伯特诗歌主题相似点的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刘丽丽;李丰;;苏轼与弥尔顿悼亡诗中不同的宗教影响(英文)[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9 艾小芳;;苏轼和哈代的悼亡诗比较——以《江城子》和《爱玛》组诗为例(英文)[J];海外英语;2011年06期

10 柳士军;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德谦;宽阔的视野丰美的硕果(下)[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伍立杨;直观的文学印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东亚汉文学关系研究》课题组 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 高文汉 课题组成员 韩梅;韩日汉文学源头在中国[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寅;你们对我感兴趣是因为我对中国感兴趣[N];南方周末;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志远;李w_光文学批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2 安末淑;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慧斌;苏轼与莱辛诗画关系论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向世俊子;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0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