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严歌苓小说的新移民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07 16:34

  本文关键词:严歌苓小说的新移民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严歌苓作品 新移民形象 人性剖析


【摘要】:严歌苓在其中英文系列作品中所塑造的华人新移民形象,意蕴丰富,精彩纷呈。作者依托跨文化背景,着意于人性剖析,或描摹雌性之美,或演绎两性之爱,或揭示潜在之欲,鲜活地反映了时代之特征,深刻地展现了东西方人性之沟通与融合,显示出鲜明的严氏特点,焕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这些新移民形象不仅在华人文学中独标一格,而且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
【作者单位】: 铁道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
【关键词】严歌苓作品 新移民形象 人性剖析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2009年以来,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归来》所获得的成功,以及《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铁梨花》《幸福来敲门》等电视剧的热播,把编剧或原著者严歌苓的名字一次次推进中国大陆观众的视线,使之在大陆声誉鹊起,成为海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煜;;《袁将军的苦茶》:卡普拉的宗教殖民臆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宋阳;;解构与重构:论谭恩美《拯救溺水的鱼》中的人物形象[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苏明明;;林语堂《新中国的诞生》的叙事分析[J];东南传播;2009年08期

4 耿殿磊;;龙行天下:李小龙向西方传播的中国形象[J];电影文学;2010年03期

5 刘思阳;;《木兰》对中国形象的“他者化”改写[J];电影文学;2011年23期

6 黎煜;;撒旦与家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J];电影艺术;2009年01期

7 郑恩;林大力;;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播向度:全球化语境下新闻伦理的禁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朱虹;;浅析诺拉·沃恩《谪园》中的中国形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廖斌;;现代性怨(恨)羡的嬗递——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的主情主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何雪雁;;翻译·想象·历史——翻译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建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经之;;“送去”“拿来”两相融[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3 林家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吴雪萌;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5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6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翁君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美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靖;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琦;Spring Moon译本《春月》中的中国形象的再现[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吴学敏;赛珍珠笔下的中国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肖魁伟;林语堂文化传播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9 吴丹;中西文化视阈下的“他者”[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张会君;张翎小说新移民形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丽;;严歌苓小说的情爱伦理叙事[J];语文学刊;2009年13期

2 云腾;;严歌苓:他们喜欢我写的故事[J];大众电影;2009年04期

3 Sisu;;严歌苓:人间极乐之事,无不是苦中作乐[J];祝你幸福(午后);2010年09期

4 南翔;心灵有负的证明——严歌苓小说的美感结构[J];华文文学;2002年02期

5 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J];华文文学;2002年04期

6 李仕芬;拖着长辫的中国男人——试论严歌苓的《橙血》[J];华文文学;2002年04期

7 李亚萍;论严歌苓小说中人物的失语症[J];华文文学;2003年03期

8 赵跃鸣,黄静;让心里的永远属于心里——从《我不是精灵》谈严歌苓的创作[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仕芬;男性叙述下的女性传奇──读严歌苓《倒淌河》[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4期

10 王列耀;女人的“牧”、“被牧”与“自牧”——严歌苓《雌性的草地》赏析[J];名作欣赏;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槟;;移民的况味——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抒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白烨;;难以遮蔽的人性光辉——读严歌苓长篇新作《第九个寡妇》[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莉;严歌苓:翻手苍凉覆手繁华[N];河北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杨雅莲;严歌苓:命中注定要写《陆犯焉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君娜;严歌苓:我有一个同情的耳朵[N];解放日报;2013年

4 胡皓;看新华先锋如何打造严歌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记者 姬少亭 闵捷 梁赛玉;严歌苓:文学是苦闷的产物[N];经济参考报;2014年

6 苗春;严家有女有大成[N];北京日报;2002年

7 舒欣;严歌苓:渴望用两种语言写作[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艾元;严歌苓的时代来临了吗[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舒晋瑜;严歌苓:中国文学游牧民族一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郁秀(作家);严歌苓 她令我们震撼[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论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悲剧书写[D];扬州大学;2008年

2 刘艳凤;严歌苓汉语小说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燕妮;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隆博;探究严歌苓创作的人性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文璨;严歌苓笔下的边缘人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辰琛;非日常:严歌苓的审美趋向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t,

本文编号:635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35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