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蓝登传》中的炫耀性消费

发布时间:2017-08-20 20:07

  本文关键词:论《蓝登传》中的炫耀性消费


  更多相关文章: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 《蓝登传》 炫耀性消费


【摘要】:斯摩莱特(Tobias Smollett1721-1771)是18世纪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其第一部小说《蓝登传》1899年被《每日电讯报》评为“100部最佳小说”之一。它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主人公蓝登在流浪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揭示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和批判,但是很少有人从炫耀性消费的角度来解读斯摩莱特对奢侈和新兴资本主义的矛盾态度。 本文使用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关注《蓝登传》中人物的炫耀性消费习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他认为,炫耀性消费主要指有闲阶级的消费习惯:他们经常消费炫耀性的物品和服务来宣传自己的财富,以达到更高社会地位的目的。奢侈品消费是为消费者本人的享受而进行的消费,是展现主人优越地位的记号。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服饰的奢侈性消费。上层阶级克林哲议员不仅自己穿着奢靡,而且喜欢结交服饰奢华的朋友。克林哲热情接待了衣着华丽的小乡绅葛奇却把衣着寒酸却有恩于他的蓝登冷落在一旁。蓝登的新船长魏弗尔对服饰的消费更痴迷,他不仅自己穿着华而不实的衣服,还要求其仆人穿上体面的服饰。而身处下层阶级的蓝登也对奢华服饰有着执着的追求,他把华丽的服饰看作是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方式。下层阶级成员蓝登穿上华丽的服饰后就被人认可为绅士,斯摩莱特批评炫耀性消费的误导性。第二章分析小说中人物对爱情的炫耀性消费。蓝登希望通过迎娶一位高贵女士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先后追求了美丽但世故的美林达、丑陋但富有的斯那泼和漂亮又纯洁的水仙三位女士。他为追求这三位女士都花费了不少钱财,所以他的追求过程无一不是奢侈消费的过程。他陪同美林达出席各种奢华舞会,故意输钱给她;他陪同斯那泼到巴斯泡温泉疗养。而为了讨好水仙,他不得不陪其兄长出席各种酒馆,他还赠送了水仙一枚价值不菲的钻戒。而这三位女士在和蓝登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金钱而且其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斯摩莱特批评了炫耀性消费对传统男女关系的破坏作用。第三章分析对休闲的炫耀性消费。一方面,炫耀性消费使得人们对经典文化的欣赏变了味,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蓝登花钱参观了巴黎的各种画廊和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并把它们当作是一种被上流社会接受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又使得人们很难真正地欣赏经典的作品,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经典文化从而成为了主流文化。传统作家麦洛波因也因传统文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学的兴起而放弃操守,开始写作大众作品。其次休闲娱乐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炫耀性消费。蓝登热衷于各种巴斯和伦敦的娱乐活动,并把它看作是炫耀财富和地位的方式。然而斯摩莱特批评伦敦和巴斯的奢侈,并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堕落和社会动荡的根源。 在《蓝登传》中,斯摩莱特对炫耀性消费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蓝登及其他人物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改变,是18世纪人们消费方式改变的标志,也是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人们在炫耀性消费过程中也染上了如奢侈、欺骗的恶习。因此,斯摩莱特又认为消费社会中人们道德堕落的根源也恰恰来自炫耀性消费。
【关键词】:托比亚斯·斯摩莱特 《蓝登传》 炫耀性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6
  • Chapter One The Luxurious Consumption of Clothing16-27
  • 1.1 Flaunting Clothes of the Upper Class17-21
  • 1.2 Emulating Clothes of the Lower Class21-27
  • Chapter Two The Sumptuous Consumption of Affection27-37
  • 2.1 Courting Women with Superfluous Money27-33
  • 2.2 Women’s Exchanging with Affection33-37
  • Chapter Three The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of Leisure37-47
  • 3.1 Consuming Culture as Leisure37-41
  • 3.2 Consuming in Leisure Places of Metropolis41-47
  • Conclusion47-49
  • Works Cited49-54
  • Acknowledgements54-55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55-59
  •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7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君;;写作文化及其传播论略[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飞;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2 聂伟雄;郭家湾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萌;涂尔干社会分工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李美秀;《伊芙琳娜》中早期城市化的表征[D];湘潭大学;2014年

5 李宗迎;青年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3年

6 李江为;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7 潘虹;浙江省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D];复旦大学;2013年

8 方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天津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10 马挺;陕西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70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0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