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川端康成的《古都》与日本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7-08-29 17:20

  本文关键词:川端康成的《古都》与日本文化的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古都 传统文化 日本美 传承


【摘要】:《古都》被川端康成称作是自己思想异化的产物,讲述了在时代变迁下一群京都人的喜怒哀乐,还有表达对京都正在丧失的传统风貌的现状感到惋惜,表达了对京都未来发展趋势的担忧。川端康成善于把民族性与世界性同时代感融合在他的作品中,因此,在川端文学中,日本传统文化,日本历史和日本美学意识,都能通过他敏锐的感官全部捕捉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拙论将以《古都》中展现的人物性格及其之间相互交织的情感,还有《古都》中对京都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的古都文化的理解,来试图分析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表达自己对传承日本古典文化的决心及京都这座千年古都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绪论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多方面搜集资料并查阅的基础上,阐明中日学者对川端康成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运用对比分析、举例子等的研究方法对拙论的整体研究计划进行论述。 其次,在充分调研相关资料和史料的基础上,探析《古都》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作为川端战后文学代表作之一的《古都》,必然与日本战败后的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另外写作时的川端康成嗜药成瘾,身体状况极为糟糕,每天都要靠大量安眠药来维持睡眠,,因此他也调侃自己说:“《古都》是我的异常产物。”接着围绕小说主旨,分析在人物刻画上突出的描写方法与特色。 第三,日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作家川端康成进行文学创作的有机土壤。就《古都》而言,它不但体现出了日本人一直以来对大自然的崇尚,而且还流露出对季节变换的感伤,对万事万物的无常感等等。作者通过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他所熟悉的、深爱着的日本传统文化,以引起国人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共鸣。 第四,《古都》展现了处在转型时期京都人的生活状态。历经时代变迁,那份质朴的人间温情却不曾改变。一方面川端康成赞叹了京都幽古的城市魅力,另一方面揭示古城之下人们纯朴的日本式的温情。《古都》中真挚的亲情与纯真的恋情正是川端康成穷其一生的憧憬和追求,这些浓浓的情感在京都这座古老而忧伤的城市里缓缓地流淌,这也是作者现实主义手法的独特运用。 第五,侧重阐述一下被日本人称为精神故乡的京都,分别从它的文化渊源,传统风物以及它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新的变化。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全论进行要点综述。综合论述川端康成对日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学吸收关系的认识,指出本论未涉及到的或不够完善的部分,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古都 传统文化 日本美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313.0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第2章 川端康成与《古都》14-28
  • 2.1 川端康成14-19
  • 2.1.1 孤儿根性的养成14-15
  • 2.1.2 失败的恋情15-16
  • 2.1.3 文学创作之路16-19
  • 2.2 《古都》的创作背景及思想内涵19-22
  • 2.3 孪生姐妹身世背后的猜想22-23
  • 2.4 人物刻画23-28
  • 2.4.1 主观感受23-24
  • 2.4.2 个性塑造24-26
  • 2.4.3 朦胧感26-28
  • 第3章 从《古都》看川端康成的文化传承28-33
  • 3.1 自然思想28-30
  • 3.2 佛禅思想30-31
  • 3.3 物哀思想31-33
  • 第4章 《古都》中浓浓的温情33-37
  • 4.1 无私的亲子情33-34
  • 4.2 温暖的姐妹情34-35
  • 4.3 美而悲的恋情35-37
  • 第5章 从《古都》看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京都37-42
  • 5.1 京都的文化渊源37-38
  • 5.2 京都的风物38-39
  • 5.3 外来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39-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庆枢;;封闭于“丹波”,还是冲出桎梏——日本文化语境中川端康成的战争叙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宋琛;;从新感觉派到新心理主义——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J];名作欣赏;2009年04期

3 叶渭渠;川端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日本学刊;1993年04期

4 吕颖;飞翔的《千只鹤》——川端康成《千只鹤》情爱心理探微[J];朔方;2000年04期

5 黎跃进;《古都》:川端康成的精神故乡[J];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05期

6 范川凤;川端康成的镜子视觉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01期

7 范传新;东西合璧:一条希望之路——川端康成《雪国》艺术摭谈[J];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03期

8 张建华;川端康成创作中的日本文化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5期

9 杨赫然;;论《古都》中日本人的自然美学观[J];文学教育(上);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方媛;川端康成的《雪国》与日本的佛禅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周密;川端康成中间小说论[D];湘潭大学;2002年

3 王思思;川端康成与绘画艺术[D];湘潭大学;2006年

4 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殷小林;『伊豆の踊子』に见られる川端康成の文学基调[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5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