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伦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伦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科马克·麦卡锡 《路》 后现代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启示小说
【摘要】:在小说《路》中,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中反复考究的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用一个启示录式的伦理寓言,揭示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混乱和道德败坏,反映现代人的伦理困境。沿着"生存"这条伦理线,男人与男孩面临种种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它们构成了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基于后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试图为解读《路》提供一个文学伦理学的新视角,从中解读麦卡锡的伦理观。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路》 后现代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启示小说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WJ2013049)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麦卡锡的小说多以描写暴力、谋杀等非道德化行为来揭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沦丧。这位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建筑黑色道德传奇的工程师”的作家可以把一切道德败坏的人与事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如,《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中美国西部暴力的血腥历史,《沙雀》(Suttre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伦理的超越[J];文教资料;2009年19期
2 刘沙沙;;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简·爱》[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3 莫秋莲;刘沫;钟方鑫;;善与恶的角逐:《麦克白》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4 先巴东智;;浅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及其走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5 张杰;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5期
6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伦理意义解读(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10期
7 吴斯佳;;从文学伦理学看戏剧中的“弑父”主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8 杨玲燕;;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潘金莲形象[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9 彭禹;;《“水仙号”的黑水手》主题的伦理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田俊武;;“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J];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超;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美好的工作》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祁宏伟;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利蓓加·夏普的形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谢素霞;福克纳创作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超;看得见的黑暗[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蕾;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伦理意义解读[D];江南大学;2009年
6 陈浩然;斯宾塞《仙后》中的道德寓意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秀丽;《爱》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南大学;2008年
8 夏元晔;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许爽;伦理悲剧—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奇异的插曲》[D];郑州大学;2013年
10 聂晓珍;[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7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27771.html